第1部分(第4/4 页)
力啊!
读了鲁公文章之后,打破了我许多自信:
(~)我是新闻记者出身,平素深以为自己留心事物不少,但看了
鲁公文章,则显出自己粗心大意,漫不成章。以北平的名胜、膳食而
言,自忖在北平前后六年之久,当穷学生时代,无钱看戏吃馆子;但胜
利后服务邮汇局,环境较好,每日应酬不暇,吃过了大小馆子,理应对
饮食一道知道较多。谁承望只顾吃了,却忽略了肴馔之合成,更未深
究其特色。当时仅知遒准家的馆子卖什么,什么好吃而已。对于名胜
亦然,每周无不去市郊游览,但对每一名胜,只了解其大概,关于历史
沿革,也只稍有模糊记忆,绝少考证,更没有如鲁公这样,把来龙去脉
说得详详细细,而若干记载直如如数家珍。可知我这个“票友记者”
(在《大公报》服务十五年,完全是客卿性质,并非“职业报人”),粗枝大
叶,缺乏深入的了解,实有亏记者天职。
(二)我自四岁时即有记忆力,数十年来,大小事情,多数仅凭记
忆,能道其颠末。近十五年来才开始写日记,以帮助日渐衰退的记忆,
读了鲁公的文章,才显出比我记忆力强的至少有他一人。我的自负完
全为之瓦解。
(三)我也自忖对世间之物有广泛兴趣。凡不属我知识范围的事
物、学问以及许多杂事,大如天文、地理,小如引车卖浆之辈的生活,我
都注意。但我还没有如鲁公注意范围之广,观察之深。曹雪芹曾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鲁公办到了,我还差得很远呢!
当然鲁公的文章给了我许多启示,仅举此三端,也够我下一辈子
学习的d『。今欣知鲁公与我同年,仅大我两个月,但其学问,则何止高
我二十年。
至于本书除趣味、历史、民俗等等方面的价值而外,最重要的是可
导引起中年以卜人的无穷回忆与增加青年人的无限知识。凡无历史
感者,生于今世,不但有愧于做学问,甚至可以说缺乏人生兴趣。一个
缺少人生兴趣的人,活得有什么意思?
1980年8月18日一个酷暑的下午在大湖街
何以遣有生之涯
唐鲁孙
我是1973年2月退休的,时光弹指老马伏枥,一眨眼已经退了卜
年多啦。
在没有退休之前,有几位退休的朋友跟我聊天,他们告诉我,刚一
退休时光,每天早晨看见交通车一到,同事们一个个衣冠楚楚夹着公
事包挤交通车,而自己乍还初服海阔天空,真有说不出的自由自在劲
儿,甭提心里有多么舒坦啦。可是再过年把,人家没退休的同仁,加薪
的加薪,晋级的晋级,薪俸袋里的大钞,越来越厚,可是再摸摸自己的
}1袋,越来越瘪,退休福利存款更是fj渐萎缩,当年豪气一扫而光,反
而火天要研究怎样收紧裤腰带才能应付这开rlL件大事矣。
生老病死是人人难免的,到了七老八十,红份子虽然未见减少,可
是白份子则日渐增多,自然每月跑殡仪馆的次数,就更勤快啦。在殡
仪馆吊客中,当然有若干是退休的老朋友,有的数十年未见,虽然庞眉
皓发,可是冲襟宏度不减当年,也有些半年不见,形材服腰,暗钝愚骏,
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我看了这样情形之后,深自警悟,一种人是有
生之涯有所寄托,一种人是浑浑噩噩,忧闷不快,精神未获纾泄。
我在退休前两年想过,整天忙东忙西的人,骤然闲下来必定感觉
手足无措,如何自我排遣,倒要好好考虑一番呢!写字画画是修身养
性的好消遣,可惜担任公职期间,闲工作关系,右拇指主筋受伤,握管
着力即痛楚不堪?想养点花草培植几座盆栽,蜗居坐南朝北,楼栏除
J,盛暑偶露晴光外,一年之内难得有几小时得到日照,这个计划又难
实现。
思来想去早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