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页)
匈奴和鲜卑骑兵,根本无法调动,若是裁了一半,万一匈奴和鲜卑得到消息,率军前来,吾等当如何?”刘泰皱了皱眉头,不赞同的说道。
“主公勿忧。”戏志才出列一步,对着刘泰拱手说道:“主公,传闻去年草原大寒,冻死冻伤牛羊马匹,草原部民无数,如今二族都已伤了元气,需要数年时间休养生息,没有什么可能大规模南下,当然小规模骚扰是免不了的,以臣之见,可裁掉二州内地的所有青林加上十五万塞外青林步军,如此一来不但保留了二十万青林骑兵驻扎塞外,也可减缓北疆财政负担。”负责情报工作的戏志才出列一步,对着刘泰拱手说道。
“恩”刘泰点了点头,闭上眼睛思索一番后,睁开双眸说道:“好,那就裁军五十万,不过铠甲、兵器仍旧存放于郡县大仓之中,每逢七日,必须要有一日前往郡县领取兵器、铠甲,由官府组织统一训练战阵,待战时,凡青林军所属,必须随时听调。”
“另预备役事项,暂时停止,不过并不废除,暂时不对外招收青壮,只负责登记满龄者所属地方,身体状况,待得日后时变之时,这些登记者,必须要到官府报名,重新投入预备役接受兵役。”刘泰思索一番后,直接对着文武官员下令,没有再多加商讨,预备役能停,但绝对不能废,毕竟此乃强国壮民之举,也是北疆正规军的补充渠道。
第一百五十四章 二次北伐(第三更)
华城,天赐神侯府,议政大殿。
“主公,即使裁军之后,也不能松懈,主公必须要在三月之内,出兵乌恒,消灭寄生我大汉数百年的乌恒三部,以解陛下对主公的忌惮。”田丰在刘泰赞同裁兵后,继续拱手说道。
“出兵乌恒?”在场除文臣外,所有武将都是眼神一亮,黄忠为首的诸位大将,更是忍不住拳头捏紧,双目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刘泰。
“此乃分散朝廷注意力之举吗?”刘泰微微颔首,注视着田丰说道。刘泰也清楚,灵帝之所以能给弱冠之龄的刘泰,兵权,地位,疆土,就是因为刘泰能实现他的梦想,前番乌恒鲜卑元气大伤,南匈奴已灭,边疆数年或者十数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大战事,灵帝担心刘泰拥兵自重,甚至想更上一步,举兵南下直取洛阳,才会多番凋令,将刘泰在朝中的支持者多番明升暗降,完全架空了刘泰的内助。
“主公明见,以卑职之意,主公若要北伐乌恒,必定要声势浩大,但却不能太过急切消灭乌恒,最好拖个一二年,消减朝中对主公的注意力!”田丰含笑点头,对着刘泰说道。
荀彧听得田丰居然说要消耗一二年,顿时眉头大皱,出列一步,对着刘泰拱手说道:“主公,田大人之谋确实能解主公之危,但决计不可拖延一二年啊,新兴的北疆耗不起,主公的声望耗不起啊。”
“主公请想,乌恒虽有三部,但势力多是暗弱,比之昔日南匈奴也相差甚多,近半年来,西部乌恒与中部鲜卑多番摩擦,损失惨重,族内兵马只有三四万左右,而且多是新兵,中部乌恒虽有兵六七万,但却没有什么战力,那些个首领天天争权夺利,兵权分散,主公一战便可灭之,根本无需拖上一二年之久,耗时耗力实在是不值。”荀彧虽然掌控户部,能多善政,但对用兵也是独有见地,否则历史之中,曹操也不会多次把后方交给荀彧。
荀彧见到刘泰点头赞同,继续出声说道:“至于三部之中的东部乌恒则是难以歼灭,东部乌恒寄生辽东,与辽东太守公孙度颇为暧昧,我军无法取之,若要灭东部乌恒,必先夺取辽东四郡一国,而取辽东必先要经过朝廷,以朝廷如今对主公的忌惮,绝对不可能再将宽阔的辽东万里疆土归于主公麾下。”
“辽东”刘泰眼中闪过一道浓浓的怒气,虽然如今刘泰位高权重,但仍然拿辽东一点办法也没有,公孙度犹如一块牛皮糖一般,不论刘泰如何示好,如何威胁,都不在意,甚至于刘泰在朝廷多番诋毁公孙度,公孙度也是视而不见,对刘泰的诏令阳奉阴违,此番更是大肆招兵,扩军十万之多,加上原本就手握的边军,实际上已佣兵二十多万。
“无妨,无妨。”田丰扶须笑呵呵的对着荀彧说道,然后拱手看向刘泰:“主公,卑职方才话语并未说尽,卑职建议主公可先灭西、中二部乌恒,然后与东部乌恒对峙,东部乌恒与辽东交好,我军去攻,公孙度定然明白唇亡齿寒之意,决计不会坐视东部乌恒被灭,只要辽东军一出,主公不但能平定东部乌恒,甚至可以借势弹劾公孙度起兵造反,妄自独立辽东,到时即使朝廷对主公再不满,也无法责怪主公,主公便可乘势夺取辽东,而辽东地大物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