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檢查結果出來了(第1/3 页)
潘喜紅把食指放在唇間,噓噓幾聲,兩個人不由自主地向周圍看去,再次確定「娘娘」不在,並且周圍沒有旁人,這才放下心來。常遠才出差剛剛回來,這麼說又要走上十天半個月,潘喜柿本來很不高興,可忽然想到了什麼,她一下子又覺得這樣安排也可以接受。
和孩子相比,一切都能往後排!
常遠出差了。這一天,潘喜紅上午上完課,下午和領導打了招呼有事兒先回家了。她到了宋家惠那裡接走了笑笑,卻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帶著孩子去了市兒童醫院。路上她還覺得自己大概真是心理不健康,似乎有了強迫症的前兆。大概自從有了孩子以後,神經就一直處在緊繃的狀態吧,今天就當是給自己治病,帶孩子去檢測一下,結果肯定是沒事的,就當他們母女兩個出門玩了一圈。
這麼做著心理建設,潘喜紅的腦海中還是不可抑制地想起了潘喜柿那日同自己講的一番話,就是此刻她的心中依舊十分憤怒,忍不住也要在心理把這個人罵上100次。本來這個小妹與自己的生活毫無瓜葛,與他們的家也幾乎是沒有關係,她對這個妹妹,也是儘量做到客客氣氣,不去招惹。可沒想到,對方竟然用這種方式噁心自己。
她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妹妹?聽父母說,當年還是她把潘喜紅找回來的,那時她年紀太小,一點印象都沒有。此刻,她有點不厚道地想,還不如當初沒有把潘喜柿找回來呢,這個詛咒笑笑,這口氣憋在她心裡實在是太窩火了。
整整一個下午,潘喜紅都是渾渾噩噩的,她一個人抱著孩子從一個科室走到另一個科室,一個檢查一個檢查的去排隊,然後再等結果。仿佛一輩子都沒有如此漫長過。她的腦海中都是主任專家說的一番話。
「我們通過採集全面詳細的生長發育史、病史和精神檢查,若發現患者在三歲之前,逐漸出現言語發育與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範圍狹窄,刻板重複的行為等典型等臨川表現,可以作出兒童孤獨症等診斷。一下子是自閉症等常見表現,符合下述症狀越多等兒童,患自閉症等可能性越大。」
「與其他兒童遊戲交往感到困難,對聲音和語言感到遲鈍;對各種危險,如玩火兒,登高,在街上亂跑等缺乏應有等認知,喜歡重複地玩一些單調的遊戲,比如撕紙,對某些事物可能產生特殊的愛好和依賴,抓住不放,無緣無故地微笑,不愛說話,有事寧可用手勢也願意喲過語言表達,怪癖孤獨,不愛合群。」
潘喜紅帶著女兒笑笑掛了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最權威的專家號,查了《韋氏智力量表》,檢查結果是伴有智力低下,精神發育遲緩。最終確診的單子上最終結果都寫得是極不正常。抱著笑笑坐在醫院戶外草坪邊的長椅上,她的手腳冰冷,但是情緒一直還比較穩定。
一方面她已經習慣了在外界維持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她根本不信這個結果,越是在這個時候,她越相信自己的直覺。可是與此同時,笑笑從小到大的一些畫面也在她的腦海中里一幀幀的回放,越來越清晰,越來越不能讓她再繼續騙自己,越來越讓她不得不去正視這個問題。
女兒笑笑如今已經兩歲多了,身邊認識同齡的孩子們,都會講話了,也能騎著小車子滿小區玩耍了。平時遇見後,這些「小豆包」已經有了好朋友意識,扎堆在一起玩,萌生了最早的社交意識,聽說颳風下雨不下樓還會想念,吵著要去著小朋友。他們會為了吃零食、看電視搞小心機把家長騙得團團轉。
可是笑笑依舊幾乎是零語言,連爸爸媽媽和姥姥姥爺也不會叫。她不和任何小朋友玩,在任何場合都只會低著頭走路,只看腳底下和亮光。她都目光很少和別人對視,也不會主動觀察事物,仿佛更像是樂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和自己最親近的人也顯示不出親近來,下班回家,抱著她親親,都不怎麼愛搭理人,就算是出差幾天回家,也不會看到她向著自己奔跑過來,笑著找媽媽。
她好像也從來沒有學會過爬,潘喜紅自己知道爬行對孩子的重要性,可是怎麼教都教不會,哪怕請了育嬰師,結果還是一樣的。到現在笑笑走路還很不穩,跑起來經常摔跟頭,而且摔倒了不會用手去撐地,總是會把額頭摔破皮。笑笑也不會下蹲,坐著就自己站不起來,全靠大人幫忙。一些其他的動手能力更是欠缺,她不會用勺子,不能自己獨立吃飯,更不會自己擰瓶蓋,插積木這些。
潘喜紅是很喜歡樂高玩具的,她自己就是樂高迷,可給女兒買的大顆粒樂高,基本沒有玩過,到現在還是老人一口一口地餵飯吃。人家都說養孩子就是貓一天狗一天,一天一變樣,可女兒笑笑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