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2/4 页)
血痕。
皇帝不悦的皱眉。
一旁太监怯生生的看了看高坤,又看了看皇帝,小声道:“回禀圣上,众位大臣,已经在御书房等着皇上了……”
高坤瞥了那小太监一眼。
小太监吓得差点没站稳。
高坤讽刺一笑,躬身道:“奴才伺候皇上前去吧?”
皇上闻言,点点头,甩手向御书房走去。
一众伺候的宫人看着那汉白玉地面上长长的血痕,心中皆是不寒而栗。
御书房里,太子带头,二皇子紧随其后,一干的大臣,在两位皇子的后头,跪了一地。
皇帝进了御书房,只觉御书房中,气氛沉闷异常。
“众位大臣为何都哭丧着脸呢?”皇帝还没开口,高坤倒是先开了口,“莫非是西夏之事,吓到了众位大臣?咱们天朝的大臣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小了?”
众位大臣心中不悦。
却见皇帝脸上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还颇为赞赏的看了高坤一眼。
太子皱眉,率先说道:“父皇,西夏已经撕毁盟约,侵占我天朝城池,绝不可姑息,定要将西夏逐出天朝境内!”
“是啊皇上,西夏来势汹汹,不可轻敌……”
一众的大臣也跟着附和。
高坤清了清嗓子,倒是有些大臣适时的住了口。
二皇子看了眼高坤,忽而朝皇帝叩头说道:“年初西夏还进贡岁币,态度十分友好,也表示愿与天朝永修旧好。如今忽然出兵,倒是奇怪的很。是不是……是不是我们的回礼让他们觉得天朝没有诚意?所以才……”
二皇子此言,叫一片大臣怒目相视。
但另一些先住了了口的大臣却在此时附和起来。
皇帝抬手,让他们安静下来,“今年的回礼是谁准备的?”
一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了。
太子皱眉,“回父皇,是儿臣……”
“太子哥,你也太大意了!”二皇子在一旁说道。
太子回头瞪了他一眼,“父皇,儿臣是照着去年的惯例备下的,并无不妥。西夏本就有狼子野心,与回礼有什么关系?父皇倘若姑息,只会让贪得无厌的西夏变本加厉!”
“太子哥,你还说不是回礼的原因。我且问你,去年西夏的皇帝是谁?如今西夏的皇帝又是谁?你照着去年的回礼来回给如今西夏的皇帝,他可不是不愿意么?”二皇子扬声说道。
“西夏皇帝倘若有心和天朝修好,便不会因为回礼这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如今西夏已经攻陷我天朝两座城池,你不想着如何将西夏逐出天朝境内,还扯着年初回礼之事,将战乱的原因归结在回礼之上,究竟是何居心?难道不是畏惧与西夏抗战,畏畏缩缩,灭天朝之威风么?”太子措辞严厉的反驳。台史助血。
“好了,莫要争执,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皇帝开口,“如今可先派出使者前往,问一问西夏为何撕毁盟约,有什么条件愿退出天朝边境……”
“父皇!”太子一听,脸都气红了,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还能舔着脸去问这些?
“父皇,这么做怕是不妥吧?”二皇子却忽而转变了口风,“不管西夏是何原因,与天朝为敌,都难以掩饰其贪婪的本性,若是父皇此时派出使者,只怕是西夏会狮子大开口。到时我朝再派兵,岂不更耽搁时间,让我边境民众受苦受难?”
太子狐疑的看了二皇子一眼。
二皇子却是朝高坤看了看,见高坤冲他比了个手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所以,儿臣也请求父皇出兵抗击西夏。”
太子不知二皇子为何会忽然转了口风,但听他说的和自己意见相合,便没有反驳。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又问底下大臣的意见。
有半数以上的大臣都主张出兵抗击西夏。
但一众的大臣又为派谁出战,争执了起来。~~笔~~~~皇帝听得一脸不耐。
二皇子却在这时候又起身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当下就有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一众争执的大臣都静了下来。
皇帝也看向二皇子,“是谁?”
二皇子却将视线转向了太子,笑道:“自然是太子哥了!不说回礼之事的不合适,太子哥就难辞其咎,单凭太子哥要灭了西夏的一腔热血,太子哥也是最合适的人选。虽然太子哥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但太子哥为主帅定能大大的鼓舞士气,父皇再为太子哥安排一些经验丰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