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纸张的制作工艺也就没有流传下来。
由于这种纸张的特殊性,当它与其他类型纸张的书籍一同被挖出时,其他纸张的书籍早已经腐败不堪,而这种纸张的书籍却保存完好,连字迹都像刚写上去的一样。这种纸张,也被史学家们称之为霍光纸。
由于霍光纸过于昂贵,所以用来书写的书籍并不多见,而后来历代王朝帝王将相,都将这种纸张制作的书籍入墓陪葬,所以存世的极少。在目前国内古董界,霍光纸的价格是每页20两黄金以上,而且往往有钱买不到货。
苗君儒往后翻了过去,见接下来的内容,是如何破解墓道机关的,甚至还有一些灵符。也许盗墓的人惧怕墓中的“东西”,这些灵符是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的。他看着旁边的注释,见是什么降尸符、灭尸符、定尸符、驱魔符他以前在挖开一些古墓的时候,也确实遇到了一些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现象,但是人死如灯灭,他是从来不信鬼神之说的,考古这么多年,也不知动了多少具骸骨,也不见得有什么鬼怪来找他。倒是那些如何破解墓道机关的,对平安进入墓穴,有很大的用处。
他翻到最后,见后面的那几页纸张,竟不是霍光纸,而是后来粘上去的,第一页上面的字体,也不是小篆,而是普通的手写宋体字,他刚看了几行,只觉得脑袋顿时大了,回过头怔怔地望着古德仁。
古德仁见状,忙望向苗君儒刚才看的地方,顿时变了脸色。
第35节:第四章天书里的秘密(1)
第四章 天书里的秘密
陈先生凑过来,看清了那上面的字,写在最前面的,是一行红色字:欲用万璃灵玉寻找那果王陵墓者,必九死无生。
最下面还有几句诗:十八天梯十八关,关关直通阎王殿,帝王陵墓地下埋,入口却在十里外,山上山下路难寻,飞鸟走兽不得过,遍地骸骨活人道,胆小勿惊。
苗君儒说道:“马大元清楚地记载下来,当年参与盗墓的,有十二个人,前后死了十个人,但是我想,那十个人里,应该还有人留下了后人,你看你的手,看你的身材,是一块盗墓的好料!”
“你们怎么了?”陈先生见到他们两个人那副模样,忙问道。
“你看!”古德仁指着上面的字迹对陈先生说道。
陈先生凑过来,看清了那上面的字,写在最前面的,是一行红色字:欲用万璃灵玉寻找那果王陵墓者,必九死无生。
接下来的是黑色的墨迹:吾当年与苗山泉夫妇等十二人寻找那果王陵墓,寻古庙,入石室,过十八阶梯,闯谜瘴死地,攀绝顶天坑,趟尸山血海,历重重机关,九死一生,独吾三人入陵墓之暗道,遇麒麟,不得入,折回时吾若非苗山泉相救,已陈尸墓道中
那一段文字是讲述盗墓经过的,虽然字数不多,但期间的惊险与可怕之处,已跃然纸上,令观者胆寒。
看到后面,陈先生的脸色也渐渐变了,他望了望苗君儒和古德仁,问道:“你们怕了?”
苗君儒身为考古工作者,一生经历过的生死险难,不知多少,心中还没有一个怕字,令他吃惊的,乃是苗山泉那三个字。
他小时候听爷爷说过,同治年间,爷爷的父亲苗山泉,与妻子一起和朋友出外做生意,后来就一直没有回来,不久,爷爷所在的村子遭遇了匪乱,爷爷被迫离开村子,逃到了邻县,后来爷爷长大,娶妻生子,还回去过两三次,但是那村子已经不在了,问了附近的人,都说没有看到他们回来。那年头,出外做生意很不容易,稍有不慎,遇上土匪,连人带货物都留在那儿了。
爷爷去世后,给他留下了一样东西,就是他脖子上戴着的那块羊脂玉,正面是龙腾图,背面的图案是九龙戏珠,做工精细,出自大师级人物之手,质地纯正,入手温暖,是清初时期玉器中的极品,绝非普通人家所能拥有。他爷爷当年告诉他,这玉石有两块,背面的图案都是九龙戏珠,另一块正面的图案是凤舞九天,由苗山泉随身佩戴着。回想自己的身世,与这块玉并不匹配,更无法得知此物的来源。
这下,在这本盗墓天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自己的祖上,与马福生的祖上一样,干的都是盗墓的营生,这块羊脂玉,也不知出自哪个达官显贵的坟墓。
盗墓天书中提到的,是苗山泉救了马大元,而苗山泉的妻子不知道为什么瞎了双眼,被感恩图报的马大元带回家中赡养,在马大元死后,马氏子孙将老太婆赶出了家门。这么说来,葬在那块坡地下的,几乎肯定就是自己的曾祖母。
古德仁的那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