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页)
绕来绕去。总管且听我说完这番话……听完之后若总管愿降于我冀州,咱们一起打天下;若总管不愿降,嘿!那咱们就战场上见!”
听了这狂语,杜伏威没有动怒,他冷冷道:“说来听听!”
李元霸随手拉过一张椅子坐下,道:“杜总管,你可知道王世充、窦建德、李密,甚至我那大哥李建成的下场?……”
杜伏威眼角又是一跳。
李元霸接着道:“我敢断言,在我冀州被李世民平定之后,如无意外,下一个就是你!你再看看我冀州,罗艺、齐善行、凌敬这些降臣哪一个在我手中不得重用?”
杜伏威微微动容。
李元霸道:“……此次冀州战事唐廷投入了举国三分之一的兵力,若杜总管能够归附我冀州,咱们定可在此次战事中击溃唐廷。而唐廷在丧失了巨大的兵力之后必然一蹶不振,其时我冀州自可立国,杜总管也就是开国功臣。再以后,我冀州灭大唐统一中原也只是迟早之事!”
杜伏威沉声道:“李将军大可不必招降我。只要将军继续派军断我粮道,待得我军无力战时自可将我军一举击溃!”
李元霸眉毛一扬,道:“哦,我已经等不及了!而且……我知道总管必降!”
不错,杜伏威必降。当初杜伏威降唐,是为大唐势力强大,江淮军无力抵抗。因此,即便将来会落个李密、王世充等人的下场,杜伏威还是得降……毕竟能活下去就有希望!如今希望来了,冀州反出了大唐。虽然冀州实力比大唐稍弱,但眼前就有重重打击大唐的机会,此战若大唐败却,冀州或可与大唐抗衡,保不定日后还可灭了大唐。
于是,杜伏威降。
。。。。。。
第三卷 冀州风云 第九章 冀州战事(3)
长安皇城内,太极宫太极殿中。
李世民双眉紧锁,端坐龙椅之上不发一言。殿下群臣心知皇上的忧烦定是为冀州战事所起。唉!想想冀州战事,也真是应该烦……朝廷大军在出兵之始就将冀南、以及冀北的大部分地区占据,并将冀州军队分割为了两部分:一部分龟缩在冀东地区,一部分龟缩在北平与冀北北部地区。可以说大唐进攻冀州的战事异常顺利。但此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唐平冀大军南线就接连被劫了三次军粮,前后损失了三万护粮军,其中还包括大唐精锐————北衙七军中的左、右屯军!
许久,李世民收拾起烦忧,道:“杜卿家,冀州战事可有新的战况?”
负责战报初阅的尚书右仆射杜如晦连忙站出,道:“启奏陛下,平冀大军北线李靖部仍在雁门一带与叛军北平部对持,并无多大进展……”
听到此处李世民皱起的眉头又是一紧,心中不由想到:“以李靖的能耐不应该两个月了都毫无进展吧?素闻李靖与李元霸有旧交,莫非……”
李靖为大唐固守北疆,抵御了东突厥无数次的大小攻击,算得上是员良将。但是,中国历朝良将的结局大多凄凉,良将们的军事才能向来都让帝王们感到莫大的威胁。“兔死狗烹”正是无数良将最终的下场,甚至兔未死狗先烹的例子也有不少,而是否能准确把握烹狗的时机也就成为区分昏君和明君的一个重要标准。
李世民不是昏君,现在烹狗为时过早,他把对李靖的猜忌放在了心中。
只听杜如晦说道:“……日前,北线江夏王所部在冀州赵郡以北与叛军冀北部作战失利,现已退回赵郡休整……平冀大军南线长孙元帅急报,请朝廷派遣援军并尽快将粮草补给送到……”
“啪!”李世民一拍龙椅扶手,怒道:“援军?粮草!……长孙无忌究竟在怎样作战!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补给粮草就被劫了三次……既然知道叛军有意截粮,为什么不将计就计以粮为饵,将截粮叛军一举歼灭!……哼!现在给他粮草援军又怎样?只怕还没运到平冀军就溃败了!……”李世民怒不可竭,“战事已进行两个月了,不但没有一丝进展,反而落得个败像!”
李世民怎会不怒?冀州叛军倾其全境兵力不过二十几万,而在冀东的叛军更是只有十三万卒,长孙无忌统兵二十万攻取冀东,足足两个月时间毫无进展不说,居然还陷入了目前的困境!……想大唐举国兵力不过一百二十万,如今在冀州投入兵力已达四十万,超过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为了冀州战事抽调防军已经大大影响了大唐地方、边境的防务,李世民还从哪来援军去助长孙无忌?
群臣见素来冷静稳重的皇帝突然震怒,俱都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言。大殿中一时间鸦雀无声,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