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见33页)。
“宝琴,冒辟疆也……”(见34页)。
“刘姥姥,汤潜庵也……”(见35页)。
蔡元培在他的《石头记索隐》里虽也反对牵强附会,如说太平闲人“遂有种种可笑之傅会”,但蔡元培在花费很大的时间也在进行着附会,也就是胡适所说的那样“不去搜求那些可考定《红楼梦》的著者、时代、版本等等材料,却去收罗许多不相干的零碎史事来附会《红楼梦》里的情节,他们并不曾做《红楼梦》的考证,其实只做了许多《红楼梦》的附会”。胡适的这种结论,特别是指对蔡元培的研究,是很有道理的。
(3)认为《红楼梦》是记纳兰成德的事。其派各家虽看法有异,但大致相同,并没有逃出纳兰成德这一范畴。纳兰成德,字容若,是康熙朝宰相明珠的儿子。陈康祺的《郎潜记闻二笔》(即《燕下乡坐(目+坐)录》)卷五说:先师徐柳泉先生云:“小说《红楼梦》一书即记故相明珠家事;金钗十二,皆纳兰侍御(成德宫侍御)所奉为上客者也。宝钗影高澹人,妙玉即影西溟(姜宸英)。……”徐先生言之甚详,惜余不尽记忆。
俞樾的《小浮梅闲话》(《曲园杂纂》38页)说: 《红楼梦》一书,世传为明珠之子而作。……明珠子成德,字容若。《通志堂经解》每一种有纳兰成德容若序,即其人也……然则其中举止十五岁,于书中所述颇合也。”
以王梦阮、蔡元培为代表的红学家,一般被称为“索隐派”。他们之前和之后,“索隐派”的人物和著作还有不少。之前的如署名晶三庐月草舍居士的《红楼梦偶谈》,署名悟真道人的《红楼梦索隐》;之后的如阚铎《红楼梦抉微》(1925)、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考》(1927)、景梅九《石头记真谛》(1934)等。”索隐派从产生以后可以说绵绵不绝,得出的结论往往出人意表。如有人说,《红楼梦》其实是在写唐明皇和杨贵妃,又借着写这二人影射清初的多尔衮,是指唐骂清。证据呢,列了一些,比如贾府玉字辈的人物,贾珍、贾珠、贾琏、贾宝玉、贾环,名字连起来是“珍珠连玉环”,这分明是杨贵妃了,又如金陵十二钗,含有“元应李秦王史”,这又说到了李世民;还有人会通过展转论证,告诉你贾府中的小红原来是洪承畴,另有人又会告诉你,薛宝琴说到海外的真真国女子,那便是割据台湾的郑成功,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说真真国女子是杨贵妃;还有人说,林黛玉是同时影射董小宛、乾隆孝贤皇后富察氏和桐城派的方苞,这就更绝了。现在的索隐家也不乏其人,如土默热,他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戏剧作家洪升,《红楼梦》写的是他家的事;辽源一位名叫王喜山的七旬老人研读《红楼梦》,宣称自己破解了红楼之谜,他认为该原作者是曹雪芹的恋人,叫薛香玉,原名叫薛红玉,长曹雪芹两岁,聪明过人。从曹雪芹的名字上可以找出“曹薛情”,该书应写的是曹与薛的情史。薛香玉原系被卖到曹府的,当曹雪芹母亲的丫鬟,由于长得漂亮再加上聪明,深得老太太的喜欢,后来曹母将薛让给曹雪芹当丫鬟。两个人在相处中产生感情,并私定婚盟。本来两人相处甚好,但雍正八年四月皇帝选妃,年后(雍正十一年二月)成了雍正的皇妃,此年薛香玉20岁。雍正就是被薛香玉杀的。薛进宫3年后当了皇妃,该书第五回中有“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句,就可以理解为“薛香玉20岁时便是皇妃了,并且得到皇上的宠幸”。后来,薛皇妃掌握了大权便开始谋划杀雍正,薛用丹砂将雍正毒死,再割其头并送出宫。王喜山认为,书中的12首咏*诗就隐含着杀雍正的计划,还提出“螃蟹咏”里能读出卸掉雍正脑袋的欢乐,而且雍正暴亡无头之谜在《红楼梦》书中都有解。但是这些所谓的新思想对一些红学专家来说,难免有不屑一顾之嫌。这样的“奇谈怪论”还有不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大讲红学的刘心武等等。
第二节 一锤定音
第二节 一锤定音
索隐派的基本方法是“比附”。书中有个什么情节,历史上有件事与这个情节相似,就认为这个情节就是写这件事的;书中有个人,与历史上的某个人在某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就认为书中的这个人就是历史上的那个人。用这样一种方法去考证得出的结论千奇百怪就不足为奇了。
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从“科学主义”的观点出发,对索隐派无根据的“猜谜”大为不满。他认为,真正了解《红楼梦》,必须先打破这种牵强附会的《红楼梦》谜学,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