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高兴得直嚷嚷。李云刚、刘天亮和梁欣她们也兴奋不已,因为他们在林晓秋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
三年的时间就这样在同学们的喜怒哀乐、甜酸苦辣中悄悄滑过,林晓秋她们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了。在这期间,李云刚始终一如既往,不存私心,不求回报的关心和帮助林晓秋,在时机成熟时,他还及时的把她发展成了团员。刘天亮似乎比以前更内向了,他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注视着林晓秋,看到林晓秋露出笑容,他也会感到一丝慰藉。而江丽君还是那么没心没肺,侠肝义胆。梁欣呢,还是那么聪聪明明,善良可爱。
虽然林晓秋的成绩非常优异,但她上大学的夙愿却未能实现,眼前的世道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毕业而一夜之间改变,大学的校门仍然只为“有实践经验”的人们敞开。上大学固然无望,但比起梁欣、李云刚他们来,她还是幸运的。她没有卷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潮流,毕业后,由于她父亲是驻外使馆工作人员,作为独生女,她留在了母亲身边,在一家国企大厂的科研所工作。
第二卷 (在线阅读本书尽在:比奇中文网 网址:/) 当知青的日子
五月,艳阳高挂。田地里,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双抢”。
李云刚挑着满满一担秧苗,跟在几个社员后面,艰难地走在有些泥泞的田埂上。由于昨晚刚下了雨,路有些滑,李云刚索性脱掉胶鞋,打着赤脚,用脚趾抓住地面,走起来似乎稳当些。
“嗨,李娃,这边要秧苗”,生产队长在吆喝。
“好嘞”。
李云刚站的位置与队长那块田隔着一条小沟,必须走一段路才能转过去。为了抢时间,李云刚一咬牙,跃过小沟,从这边田埂跳到了那边田埂。还好,身体随着肩上的担子晃了一下,没滑倒。正在庆幸的他突然觉得脚底一阵钻心的疼。
李云刚忍着痛将秧苗挑到队长面前,然后才咧着嘴抬起脚一看,原来是一块碎玻璃扎进了脚底,他用手使劲拔掉玻璃,鲜血顿时涌了出来。
“啊”,他疼得叫了起来。
“李娃,怎么啦”?听到叫声,队长和几个社员围了过来,看到李云刚脚上流着血,把脚下的水田都染红了。队长赶紧拿下脖子上的毛巾,把李云刚的脚包扎上,叫一个社员扶他回去休息。
在“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几个同班同学中,刘天亮算是最幸运的了。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了母亲身边,在当时管他们这样的人叫“回乡知青”,他在家乡当了一名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
大战“红五月”开始了,学校放农忙假。刘天亮帮母亲忙乎完农活后,带上一瓶母亲用油渣儿炒的豆豉和几个咸鸭蛋,去看望梁欣和江丽君他们。
梁欣、江丽君和李云刚他们所在的孝感公社与刘天亮家所在的红光公社相邻,所以路程不算太远,走了整整一个上午,中午时分,刘天亮见到了刚刚收工的梁欣和江丽君。
“累了吧,你们歇会儿,我来做饭”。刘天亮说完,动作麻利地忙乎起来。
江丽君拧开了刘天亮带来的豆豉瓶盖,“哇,好香啊”,说完五爪就上去了。
梁欣赶紧拍了她一下,“馋猫,洗手”。
刘天亮一边做饭一边问:“李云刚不是跟你们在一个公社吗”?
“是啊,不过我们这是三大队,他在八大队呃”。
“哦,那都到公社的最边上了”。刘天亮说。
“是的,他们队是全公社最穷的,一个工才八分钱”。
“那你们呢”?
“我们这一个工两毛多”。
“刘天亮,你不知道,其实,李云刚是因为我才到八大队的”。江丽君说。
“怎么说”?
“刚到公社那天,听到宣布分配名单,我和李云刚分在三大队,君君分在八大队,一打听,八大队那么偏远,君君当时就哭了”。梁欣说。
“李云刚见了,赶紧找到管知青的范书记,主动要求和我换一换,理由是两个女孩子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就这样,他去了八大队”。江丽君接着说。
“哦,是这样啊,那后来你们见过面吗”?
“见过两次,一次是开知青会,一次是君君和我一起去他那里,哎,他那里的条件确实很差,很艰苦”。梁欣说。
“不过,听说他挺上进的,他们大队党支部要发展他入党呢”。江丽君说。
“是吗”?听了她们的谈话,刘天亮在心里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对李云刚的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