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页)
件薄袄子来递给她,轻柔劝道:“外头下了雪,多穿些。”
众人瞧见这一幕,却是陈翠喜哈哈笑着打趣起来,“倒水添衣裳的,啥时候成了男人们的事儿了?也不嫌大家伙儿笑话!”
因这个时代,他这样体贴媳妇入微的男人真不多,宝珠三姑这番感慨倒也合情合理,她刚起了个头,旁的纷纷笑着说开,连宝珠妗子也笑,“思沛这姑爷,真真细心,宝珠有福气”
魏思沛兀自拉起宝珠的手在手里暖一暖,弯了唇角,理所当然道:“宝珠向来任性些,我若不替她上心着,只怕冻的冰凉了她也不理会。”话毕了,又将她手放在手心里搓一搓,叹道:“入了冬,往后暖壶该备上了。”
王氏跟陈铁贵脸上洋溢着欢喜。
“那当然,俩娃一块长大的,他从小给宝珠当哥哥当了个习惯,时时护着她,咋也改不掉。”
宝珠一张脸上笑的甜,“三姑只瞧见他待我好,怎就没瞧着我平日多贤惠哩?”
陈翠喜咯咯笑着嗔她一眼,“这丫头,可得知足喽,这样好的女婿,挑着灯笼也寻不来哩”
陈铁贵不应景地低哼一声,将嘴巴撇出一个夸张的弧度,“你啥时贤惠起来的,爹咋就没看出来?往后不该让思沛这样惯着,做了****仍不上进自个冷了不知道添个衣裳?”
气的王氏瞪他,“你个榆木疙瘩懂个啥?俩娃儿这才叫恩爱”
话毕了,满厅欢笑。
宝珠不由抬头瞧魏思沛一眼,将满心的蜜意化作一个甜甜的微笑,“思沛哥也多穿些。”
厅里众人笑的更欢畅起来。
月芽儿办过了满月席,至此,王氏到年底才算得空下来,前头伺候吴氏又管绣活儿,她成日操心,这会明显松出一口气来,第二日王氏便要回村,说是自个屋里的几亩地也该合计合计赶年前卖了钱,除了这事儿,明年搬来前,要拾掇的琐碎事儿还多着。
王氏前脚走,第二天宝珠便着手招揽绣娘的事儿,自个宅子如今住了个满,她不由想起韩家给的聘礼中的另一份,县城一间宅院,早先王氏略提过,说那宅子在城东,虽是个半旧的,不如宝珠现在住的宅子精致,地方却大,位置也极佳,足有此时住的宅子两倍大。只可惜那礼来的晚些,那时王氏已在城西置办了新宅,她直叹着,若能早几个月,不正好给娃儿省下六十两钱儿?
王氏跟陈铁贵在聘礼这事上头态度坚决的很,韩府送来的物件,就由她跟思沛自个留着,算是陈家当做嫁妆全给了宝珠思沛两个。王氏不打算收那宅子,便也没亲去县里瞧,只略瞧了眼房契,赶宝珠成亲那日布匹茶叶连同那些个地契房契的,全搬去县里闺女宅子里,昨个聊起绣娘的事儿,她才提醒宝珠一回,宝珠现在的宅子实在容不下几十个绣娘同时做活,便说让宝珠去瞧一瞧那空宅子,稍安置一下便能派上用场,往后当个工房使。
这几日雪化,天寒地冻,过了正午最忙时宝珠便得了闲空,叫上思沛一块城东去瞧了一回,宅子极朴素,除了地段上佳,若跟自个新新的宅子比,一瓦一梁都透着些落魄,怕韩管家当日也只瞧上了那地段了才出手购下,许是知晓宝珠有了新宅,便连家什也未备置,只当个空置产业送了来。
宅中人去楼空已久,早已空落落,要添置的东西多,一两天的怕还收整不完,魏思沛怕宝珠累着,便将这事儿揽了来,说是这几日自个得空闲了办,至于宝珠,专去操心绣娘的事儿就成。
因这宅子不住人,只消将厅堂与灶房整出来,不过三五日,他便添置了些桌椅摆设,火盆木炭也补了个齐全。
三姑县里住的久,有那么些个熟悉的街坊邻里,加上唐宝娘一块四处放了话儿,宝珠又跟唐宝几个街上发几次传单,不消几日便有许多****上门来打问。
如此下来,十来天便招满了三十人,这三十人都是筛选下来有些水平的,签了契约便正式上起工来,陈翠喜自此揽下这一摊子,每日便城东宅子去。
王氏那头在村里雇的绣娘因是同村人,又好些个老相识,宝珠那头上工那日她便家中宣布了往后歇业的消息。邻里乡党的,她好言好语解释了一番,又宴请众人吃喝一顿,她工钱上从不曾亏待,便是临时遣散,大家伙儿也对陈家没半句怨言。
腊月中时,王氏便将家里的六亩地按着一亩八两三百钱的价儿卖了出去,三头耕地的牛她不打算卖,明年县里去,她还打算跟丈夫俩揽上四亩地做活儿,那五头母猪原本说好了人家,只陈刘氏不知哪里听得了消息,当天便急匆匆跑来,让王氏折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