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辛苦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卖水二十年,宗庆后一年中有两百天在全国各地奔波,收集市场一线的信息。他巡查市场,曾创过十几天走遍大半个中国的记录。娃哈哈的今天是宗庆后用脚走出来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十年:达娃恩怨(3)
宗庆后给公众的印象也是特征鲜明的:穿西装配布鞋,为人“强势”,不会作秀。宗庆后西装布鞋的打扮是偶然被记者拍到的,却一下子成了媒体最爱引用的八卦故事。在媒体当面问宗庆后的感想时,宗庆后“强势”地说:“谁规定西装就是正装?”而记者与宗庆后告别时,低头会发现他穿了一双拖鞋。
就是这个有灵性而且娴熟的娃哈哈老总,造就了娃哈哈的传奇:短短数年,娃哈哈已跻身行业龙头企业之列。
合资:控制权之争
娃哈哈引来了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合资伙伴的青睐。大型跨国公司并购的原则是“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而娃哈哈正是业内当之无愧的老大。
而宗庆后也希望与外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1996年,法国达能集团与娃哈哈成立合资企业,达能控股51%。
娃哈哈开始了与达能的合作,宗庆后却逐渐感到烦心。
合资之后,作为中方经理人的宗庆后是不被信任的。在日常经营中,超过一万元的用项,宗庆后就须向董事会打可行性报告。
宗庆后办企业,要“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了当地先找政府,政府支持娃哈哈设立企业,招用职工,利用当地资源,或者把当地的特产卖到全国,或者就地设立饮料企业销售娃哈哈产品。这种经营活动的真意是利用“政策走向”的意思;但达能完全不懂中国的政治语言,不懂政府鼓励“贡献”就是“政策扶持”,一听是“扶贫、支援”,达能心想肯定是亏本的买卖,不干。
做生产计划,双方的策略又出现分歧。宗庆后想上马碳酸饮料,达能不同意;宗庆后想上新生产线,达能讨论了一阵不投了;宗庆后说投资建几间原料厂吧,达能董事会说新西兰会建的,新西兰成本低,两三年以后买他们的原料最合适……达能与宗庆后这段合作像极了大话西游里的唐僧与孙悟空,长期斗争,有“罄竹难书”的意思。
但是企业经营怎么能等得起董事会旷日持久的讨论啊?宗庆后的个性更是不可能吃这一套。
于是几个回合下来,达能发现宗庆后不再那么勤地给董事会打报告了;董事会探听了一下,发现宗庆后在张罗非常可乐的项目。
董事会是不同意娃哈哈做非常可乐的,理由是生产碳酸饮料有损娃哈哈的健康形象;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场上存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巨头,怎么可能会有中国人生产的“可乐”站的住脚呢?简直是开玩笑。
宗庆后通知达能董事会说:我坚持要做,我坚持要投资。
钱从哪儿来?咦,宗庆后竟然自己投钱做!
达娃合资,达能收购了娃哈哈九间厂里的四间;还有五间厂是娃哈哈集团自己的,但是《合资合同》里约定娃哈哈集团不得从事与合资公司相竞争的业务——也就是说,不经达能许可,这五间厂生产经营饮料业务是违约的。
宗庆后铤而走险利用非合资公司经营,不但不顾达能董事会的看法,不顾可能违约的风险,而且自行投入,负担全部的风险。
达能的高管交头接耳一番,最后决定道:随他去吧。
达能是占主动的,因为大不了免掉宗庆后,收回经营权罢了;甚至可以借娃哈哈中方违约事宜,协商取得合资公司更大的权益。
没想到仅仅在半年后,非常可乐赚了。
这个时候年底到了,达能看看自己的财务报表,发现达能中国往总部方面报业绩时,不是十分拿得出手。
十年:达娃恩怨(4)
宗庆后非常爽快,说:“我们中方只不过是在经营战略上与贵方有些分歧,所以我们就自行作主了;本来合资时也讲好的嘛,外方不干预经营,我应该说了算,对不对?现在挣了钱当然是大家的,贵方现在可以投资入股,参与进来分利润。”
达能非常高兴,从此以后不再插手经营事务,宗庆后终于得以从“斗争”中缓了一口气。
宗庆后曾经把合资的十年总结为达能一步步放弃经营权、转攻资本市场的过程。达能转变的原因是无法理解中国市场,尤其是二线城市与农村市场。
烦恼:互利合作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