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提前十多天就抢着将请帖交到众人手上,最后谁也没有领先,基本上是对半开。
皇帝依旧是两家送礼,人未出现,任是他们再家大势大,也只是臣子而已,皇帝肯送礼,已经是莫大的恩宠。两份礼物都是无价之宝,唐家长孙的是一件上古兵器—清霜剑和一本兵法;苏家长孙得到了一本朱晨国第一圣贤孙夫子的传世名作《治世》手写本,整个朱晨国仅此一本,历来存储于帝宫宝库之中。足以见得,皇帝对苏唐两家的倚重。
去苏家的官员有幸见到刚刚满月的苏小公子,虽然五官还未长开,从眉宇之间,可窥其以后的俊美,定是一代翩翩公子。
而另一批目睹唐小公子真容的人,赞叹其棱角分明,有其祖父风范。
双方都认为自己见到的婴孩更为出众些,一时间僵持不下,甚至有赌坊开出这样的赌局:唐武扬和苏思哲谁更俊美,谁先开口说话,谁先学会走路。足以见得坊间对两位公子的浓厚兴趣。
看来苏思哲和唐武扬,注定要并列在一起,被别人谈论。
两位公子刚满月,众位百官就在商议抓周时要备什么礼物,如何决定出席哪家?众人不得不赞叹,这两位公子,还真是磨人啊,为何要选在同一天出生呢?其中一人早一日或晚一日,不就什么都好办了,偏偏他们要同年同月同日生。
。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的朱晨国和另一篇文的朱晨国没有多大关系,某轩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呵呵
3
3、第二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 。。。
第二章第一次亲密接触
两位小公子众星捧月,健健康康成长到一岁。帝都中有关于他们的传言不绝于耳,对于他们之间的比较,人们乐此不彼。数次交锋下来,各有胜负。
拿开口说话、下地行走来说吧。苏家公子8个月会叫爹娘,爷爷奶奶,苏老相爷笑得合不拢嘴,说自己的孙子就是比另外一个要聪明,甚至质疑,“唐家长孙该不是傻子吧。”
急得唐大将军四处找大夫,大夫都说,小孩子一岁左右甚至是一岁半以后不会说话都正常,唐令公偏偏不相信。为什么苏家小儿都开口了,自己家的孙子却还整天依依呀呀?十多天以后,唐武扬大概是不想祖父着急,也说话了,唐家人的心才定了下来。
总归是苏思哲抢先一步,苏老相爷在唐大将军面前显得要高人一等。唐大将军不屑一顾,“小孩子应该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下长大,不该当成被比较的筹码。”
苏相爷听罢哈哈大笑,“他的孙子没出息,当然要如此推脱。”
苏相爷刚刚得意没几天,唐家就高调的宣布,他家小少爷会下地走路了,灵活的像只小老虎,偏偏苏思哲还停留在爬的阶段。这回唐家略胜一筹,苏家只能暗地里干着急,还不能表现出来,否则有失风度。
比完了成长比长相,还不到一岁的婴孩,基本上看不出谁优谁劣。可偏偏唐家奚落苏思哲长得太白净,跟个女孩一样。要说苏小少爷,长得还真是粉雕玉琢,皮肤白得跟透明似的。见过的都说,“将来不知道要伤多少女孩子的心。”
相比之下,唐少爷更为结实一些,吃得多,养得胖嘟嘟的,逗他的时候咯咯大笑,甚是惹人喜爱。于是苏家有话说了,他那时营养过剩,将来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子,怕是个好吃懒做的主吧。
还没有见过面的两位小少爷,就结下了如此多的恩怨,不知道见面时会是何种光景。
这样的机会来得还挺快。眼看两位小少爷的抓周之礼日期将近,必定又是同一天举行,这样势必又一次造成文武百官苦恼该去哪家观礼。年少有为的皇帝大笔一挥,出了一道这样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唐大将军和苏相爷皆为朝中重臣,为国为社稷劳心劳力,贡献颇多。近日两位爱卿的长孙将迎来抓周之喜,可喜可贺。凑巧两位公子都是同一日出生,不得不言这是一种缘分。
为表彰两位爱卿对社稷的贡献,朕特赐两位公子于宫中举行抓周之礼,届时百官皆来观礼。
钦此
接下圣旨,唐苏两家喜忧参半,喜的是皇上对自己的重视,优的是要和死对头一起,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偏偏圣旨已下,谁敢抗旨不尊?
倒是其他文武百官,大叹皇上英明,如此一来,他们就省去了许多心思。
当日,御花园中百花盛开,人潮涌动。阳光暖暖的洒在人的身上,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朵的芬芳。好一派春光灿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