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这时,从门外进来一人说道:“听说君侯要亲自赴楚求援,正在挑选随从人?”
平原君见是毛遂,那日他当着新垣衍、鲁仲连等众多人的面曾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能说服列国前来救赵,当时众人都在偷偷嘲笑他,平原君认为他是故意那么说来压倒新垣衍的,并没有责备他。毛遂当时虽然说了句大话,却也把新垣衍唬住了,结果新垣衍接受了鲁仲连的建议回大梁劝说魏王去了。平原君弄不清毛遂的用意,便点头说:“已经挑选了十九人,还差最后一个,先生准备推荐一人吗?”“我正是为此事而来。”
“那么先生准备推荐何人,怎么不让他一起来呢?”
毛遂坦然说道:“那人已经来了,就是我毛遂自己,君侯以为如何?”
“这……”
平原君大出意料之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毛遂却略显愧疚地说:“我来到君侯门下做食客已三年有余,却没有为君侯做出任何贡献,很是惭愧,如今君侯有难,正是用人之际,就让我为君侯尽微薄之力吧!”
平原君不了解毛遂的才识,担心他不能胜任这次赴楚之行,却又不便当面点破,委婉地说:“我听说有贤才的人就像放在布囊中的锥子,很快就锋芒外露。而先生来到我门下已经三年却默默无闻,是先生一无所长根本就不是千里马,还是这里没有伯乐呢?”
毛遂立即答道:“君侯说得很好,锥在囊中锋芒必露,如果锥子没有被放在囊中怎么会脱颖而出呢?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却不这样认为。如果千里马不能驰骋疆场,而让他套上驭盐的车辕,也许还不如驽马,就是伯乐经过它身旁也未必能发现它就是千里马,有才能的人必须给他一个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他才能如锥处囊中脱颖而出。君侯以为我的话有理吗?”平原君沉默片刻说道:“那好吧,我给先生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希望先生不负众望。”
毛遂自信地答道:“请君侯放心,我不会令你失望的!”
毛遂随平原君来到楚国的国都寿春,通过几日的洽谈毫无进展,毛遂对平原君说道:“尽管君侯反复陈述联赵抗秦的好处,无奈楚考烈王怯于强秦的威势,只从道义上对赵国表示同情,却不愿派出一兵一卒,依我之见单凭言辞恐怕达不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先生认为应该用什么办法?”
毛遂并不说出所需的办法,只淡淡地说道:“明日让我再去试试吧。”第二天,毛遂暗中携带佩剑随平原君面见楚考烈王。平原君再次提出“合纵”抗秦的主张,考烈王反驳说:“当年苏秦倡导的合纵一事最早就是由你们赵国为盟主的,后来听了张仪的游说,合纵之事便松动了。我先祖怀王也被推举为‘纵约长’,曾多次联合列国伐秦并没有打败秦国,最后落个身死异地。齐王再次出任‘纵约长’又怎样呢?还不是诸侯纷纷背叛了他?如今列国一盘散沙,合纵之事已经不可能了,请君回邯郸另想别的办法吧,如果别无良策就向秦国称臣,也许能免除赵国的灭顶之灾。”
考烈王话音刚落,毛遂就从平原君背后走出,面带怒色地斥道:“大王之言差矣!赵国是先王用生命与鲜血一寸寸累积而来的,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治理才有今天,赵之先王与秦之始祖相比起来贵于秦,如今赵王与昭王相比平起平坐,赵王怎能向秦王称臣呢?莫非大王你心甘情愿向秦王称臣不成?”楚王气得脸色发青,拍案斥道:“你是何人在此胡言乱语,本王同你的主人谈话,你有什么资格上前插嘴?还不下去!”
平原君怕毛遂激怒了考烈王把事情弄僵,慌忙解释道:“这是我的门客毛遂,请大王多多海涵。”
平原君边说边向毛遂使眼色,示意他退下。毛遂只装作没有看见,继续说道:“合纵抗秦这是天下人的事,人人都可以谈论它,参与它,我为什么不能说说呢?”
楚王冷哼一声:“我就听你说几句,看你能说出什么名堂来!”毛遂侃侃而谈:“自从苏秦倡导‘合纵’以来,六国相约犹如兄弟一般,曾在洹水岸边誓盟,那以后有五十年之久秦兵不敢轻举妄动,一兵一卒也不敢走出函谷关。后来,齐魏两国受犀首的欺骗,背约伐赵,怀王受张仪那小子的蒙蔽,想讨伐齐国,从而使得六国心存异端,合纵之约也就烟消云散。齐王为‘纵约长’时,他哪里是想合纵抗秦,分明心存兼并他国之意,盟约自然不能存在下去。”
楚王反问道:“形势发展到今天更是长河日下,秦愈来愈强,而六国则一天天削弱,能够保全自己平安无事都是万幸,谁还敢提出合纵抗秦呢?”
“秦强六国弱已成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