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页)
。
这时,期门营的校尉郭昌也站出来,说道:“北军中可不止你们胡骑营一家骑兵,有我们期门营在,恐怕还轮不到你们胡骑营。”
他们两个这一说,公孙敖、伊即轩,还有步兵营的杨仆都闭上了嘴,虎贲、羽林的两营副将自知官卑职小,无法和这些军中大佬相争,也都没有说话,不过,长水营的田仁和屯骑营的卫广都跳了出来,都想领军出征。
在大家都在争吵的时候,刘据心中一动,有了主意,对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父皇,儿臣觉得楼兰始终无法与我朝抗衡,无论我北军哪一营去都能取得胜利。”刘彻及殿上众人都点了点头,这点大家都相信。刘据接着说:“虽然各营去都能打胜仗,不过儿臣还是觉得派长水营去最好。”
“哦?为何?”
“因为长水营的人数最少,出征所耗也必定会小一些。”
大家一听,也都点头,太子这话不无道理,反正都是胜,当然付出的越小越好。于是,几位大臣也都刘据的这一观点。
这时,郭昌又跳了出来,说道:“陛下,末将愿带期门营五千将士前往楼兰。”
“哦?五千人?”刘彻原来想的是派一个营去,没想过要派小半个营去。
“是的,是五千人,末将有把握用五千人就平定楼兰。”
“嗯!好!”刘彻点头,他对手下众将的士气一直比较满意。
刘彻刚想做出决定,卫广又跳了出来:“陛下,末将愿带三千人马攻占楼兰。”
田仁也站了出来:“陛下,末将愿率两千人马前往!”
他们几个一争,大殿内又议论开了,都不知道这几位最后能带几个兵去平定楼兰。万一吵到最后,四个人一个都不带怎么办?这时,倪宽上前劝道:“各位将军,大家都想领兵出征是好事,可也不用这样争吧?万一人马少了打不赢怎么办?”文官要求多派点兵出征,这在大汉历史上可是不多见的。
大家正在争吵着,赵安嵇又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陛下,末将带三千人前往。”田仁歪了歪鼻子,一脸的不屑,那意思是说我这已经到两千了,你怎么还往上叫啊。没想到赵安嵇接着说道:“不过,末将此次出征,不需要再征召民夫,也不用别人运粮草。”
“啊?!”大殿里又议论开了,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哪一次打仗不是靠着后方百姓把兵器粮草运到前线的?记得八年前的那次远征,大将军和骠骑将军领七万骑兵出征,不仅一人双骑,而且后方还有十五万步卒和数十万百姓不停地运送粮草,如果粮草没了,还打什么仗?
刘彻问道:“你不要征召民夫?那这仗你怎么打?”
“陛下,末将带三千人前往楼兰,一人双马,自带粮草。玉门关距离楼兰不过数百里,末将带人在玉门关补充粮秣之后,携带二十日的粮草,用十天时间赶到楼兰,再用十天攻入楼兰城。”
“什么?打仗有这么算的吗?”有的大臣听了赵安嵇的话直摇头,“要是攻击不顺怎么办?就算打赢了,恐怕你们也回不来了。”
“抢!”赵安嵇只用一个字就堵住了这帮人的嘴,“攻入楼兰城之后,楼兰人的粮草自然就是我们的,再说了,他们能在西域活下来,我们为什么不能?”
“要是打不赢呢?”
“打不赢我们还回来干什么?当然是死在楼兰城下啦!”
赵安嵇的决心让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还没出征就说这种话,真不吉利。
刘彻却很欣赏:“好,未言胜,先言败。看来你是下定决心了,好吧,朕就封你为楼兰将军,出征西域!”
“谢陛下!”赵安嵇急忙跪拜谢恩,其他几位主将也不再说什么。赵安嵇的胡骑营以胡人为主,都是马背上的民族,赵安嵇自己就是一个匈奴人,没有后勤补给也照样能打仗,而其它各营可就不敢说这样的大话了,所以都不再和他争了。
刘据心中也长出了一口气,这样的结局他还是能承受的,毕竟三千人出征对大汉来说,也只能算是一场小型战争,甚至于只能算是边境冲突,无论胜败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刘彻又叮嘱赵安嵇:“你准备一下,三日后就出发,朕让徐自为在玉门那里帮你把需要的都准备好。还有,你到西域以后,一定要查找卫律的踪迹,想方设法也要把这个叛徒抓回来!”卫律在西疆发觉形势不妙,躲开李广利派出杀他的人,也躲开了朝庭派出抓他的人,逃到了西域,不见踪影了。
“诺!”赵安嵇再次跪拜,兴高采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