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 不像是在和他开玩笑; 也坐直了身子,拿起桌子上的地契看了起来。
果然如同孟经纶所说; 他圈出地方的地契都在这里了。
“孟县令果然是豪爽人。”张彦瑾试探道。这孟经纶的底细他还没有调查清楚; 也不知道孟经纶素来为人如何。
可此时孟经纶如此好说话,第一种可能是孟经纶看上了他伯父张仲谦的势力,想要和他交好;第二种可能就是孟经纶也看出了他在大同兴办大型客栈、小餐馆之类的东西可以拉动西州大同的经济; 可以给他政绩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此以来; 才会如此豪爽。
大同虽小,可大同以前也太过贫瘠; 若是能把一个贫瘠的县突然变成一个富有的县; 怎么能不引来朝廷的关注?
除此两种原因之外,张彦瑾再也找不到第三种理由。他自己臭名远扬,他可不相信孟经纶会为了和他交好。
“能给大同增加财政收入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同意?”孟经纶有意和张彦瑾交好,他听出了张彦瑾这是在试探他; 便把真实意图说出; 不愿再绕弯子。
张彦瑾淡淡一笑; 见他们两人是利益上达成了一致,也十分豪爽道:“伍二,去拿银子。”
毕竟他原本的打算是这件事情要谈个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他不自己去; 而是让张伍二代表着自己前去打听情况,他自己则等到磨合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去亲自敲定这件事。可他却不曾想到新来的县令孟经纶居然亲自登门拜访,把这件事敲定了下来。
张伍二按照当初孟经纶提出的价格,将银子如数递给了张彦瑾。
张彦瑾接过大匣子,放在了孟经纶面前道:“既然孟县令如此果敢,我也不是一个不深明大义之人,等到我的客栈和餐馆开起来,第一年,我每年多交一成的赋税如何?”不是他想交啊,他之所以这么快回大同,不就是煤在京城热销,他得出来避避风吗?
估摸皇上知道当初他算计好了,正想踹他呢?要不是他拿着红砖堵住了嘴,他肯定得倒霉。
孟经纶闻言哈哈大笑道:“二郎当真是心思玲珑的经商天才,在下佩服,佩服!”
张彦瑾多交一成的税收,一来是让大同的税收数据更加好看,这样一来,他的政绩便提高了,二来是以目前情况观察,大同富裕之后,皇上定然会关注大同的税收,如果没有巨大的变故,张彦瑾定然是交税大户,到时候皇上或者户部的官员看到张彦瑾多交的税,对张彦瑾肯定是刮目相看。
对于宁国公张家而言,这区区一成的税收根本就是杯水车薪,重要的是皇上的荣光。如此想来,张彦瑾的想法不可谓是不长远。
孟经纶觉得这第一年多交一成的税收也是有讲究,若是大同真的富裕起来,他的政绩被皇上注意到,必然会高升,而这个时间定然不会超过两年,这也算是张彦瑾给他的人情。
“孟县令觉得如何?”张彦瑾端起茶杯轻呷了一口不疾不徐道。
孟经纶将银票递给一旁的小吏道:“如此甚好。”
“那等到我的客栈开业之时,还请孟县令来我客栈一品美味。”张彦瑾礼貌地邀请道。经过今天的交谈,他觉得这个孟经纶似乎是个通透人,日后定然会有大发展。
既然是通透人,又有意和他交好,他自然要让这段关系细水长流下去。
孟经纶一走,张彦瑾便开始琢磨起历史记载中到底有没有孟经纶这么一个人物。
毕竟他不是历史学家,对于每一段的历史只知道大概,并不能对每一个人物都了如指掌。
可这个孟经纶气度不凡,做事沉稳,能洞察世事,应该不是一个平凡之人,可为什么他在历史上没有看到过关于孟经纶的记载呢?
不过张彦瑾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毕竟他阴差阳错来到这里,是为了好好当一个富贵闲人,享受一辈子荣华富贵的,大魏朝的历史进程和人物兴衰都和他无关。
想到大魏朝的人物兴衰,张彦瑾又头疼了起来,住在赵国公府的李容娘要怎么办?
张彦瑾长叹一口气,索性把烦恼的事情都抛到了脑后。
恰逢张伍二从外面送孟经纶离开后回来,张彦瑾抽出他上午画好的一张纸递给张伍二道:“让工匠用铜做一个上面的模型。”
张伍二端详着图纸上圆圆的,上面还有一个伸出的类似圆柱形的东西,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又仔细看了看张彦瑾在上面标注的数据,张口结舌道:“二郎,这是什么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