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页)
贡山时,刚才还是万里无云,阳光灿烂,微风和煦。突然间不知从什么地方一下子涌来遮天蔽日的阴云,天昏地暗,不见了一丝阳光和蓝天。雷鸣电闪,寒气森森,刺骨的冷风裹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刹那间,由夏天变成冬天,大雪封山,道路成冰。人们冻得瑟瑟发抖,山路光滑如镜,不少士卒摔下山崖。子聪让士卒把茅草捆扎在鞋底儿上,增大阻力,减少光滑度。但仍有人滑下山涧。忽必烈从小生长在大戈壁,很少在这样光滑的山路上行走,颤颤巍巍,不敢迈步。王著虽然在江南当兵,但家在太行山的深山沟沟里,走惯了冰雪山路。见忽必烈如此狼狈,急忙走过去,二话没说,蹲下身子,把他背起来就走。王著身高马大,力气无穷,十个硕大的脚趾像钉子一样紧紧钉在光滑的冰面上,一动不动,稳如泰山。背着忽必烈一口气翻过了摩挲贡山。忽必烈不仅对他更加宠爱,还由衷生出感激之情。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 19 回 杀信使惹恼忽必烈;怒下屠城令 智子聪巧喻劝明主;惊醒莽撞人
第 19 回
杀信使惹恼忽必烈;怒下屠城令
智子聪巧喻劝明主;惊醒莽撞人
忽必烈的中路大军虽然有不少伤亡,但终于越过了摩挲贡山,来到大理城下。扎下营寨以后,兀良合台率领的西路军和穆哥、拔都率领的东路军也先后到了,分别扎下营寨,把大理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忽必烈在众将和谋士幕僚陪同下,观察了大理城内外形势。发现大理城形势果然险要,依山而建,前面是低下平缓的山坡,背倚高耸陡峭的危崖绝壁,石头城墙,高大坚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如果背足弓箭火器,檑木滚石,长枪挠钩,想攻破它是非常不容易的。忽必烈曾令王著率小股部队试探过,城内果然早有准备,檑木滚石像冰雹一样砸了个铺天盖地。
怎么办?忽必烈召集众将和谋士幕僚商议对策。
武将们主张强攻,大理城虽然城郭坚固,但毕竟是弹丸之地,哪里是蒙古铁骑的对手。谋士幕僚们认为敌人已经有了准备,强攻势必造成巨大伤亡。姚枢提出再次派使臣去劝降,如劝降成功,不但大军免遭伤亡,百姓也可免受战乱之苦。别说众武将不同意,忽必烈也不是太赞成,认为上次已经被拒,再若派去,显着胆怯惧战,会被敌人耻笑。
子聪却不这样认为,说:“殿下,这次不同于上次,上次大军远在陇西,鞭长未及,他们没有江山崩塌社稷将倾的危机感。现在不同了,我们的大军兵临城下,如汹涌的洪水,随时有将其吞没的危险。人都有求生的欲望,这时派人去劝降,犹如是给落水之人送去一根救命绳索,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玉律术说:“王爷,末将觉得和尚说得有道理,末将愿意再次前往大理劝说段氏归降。”
忽必烈一时难下决断,一边走一边思索沉吟:“如能不动刀兵拿下大理,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就怕……”
郝经说:“王爷担心他们耍花招拖延我们?”
没等忽必烈回答,兀良合台瓮声瓮气地说:“听说段兴智的两个小舅子,坏得很,什么坏招都使得出来!”
穆哥也说:“我们的粮草已经不多了,长期拖下去会把我们拖垮的。”
姚枢说:“这好办,我们不让他牵着鼻子走,限他们几天之内做出答复,如若不降,就出兵攻打。”
忽必烈觉得这倒是个可行的办法,当即命姚枢起草了一封劝降信,信是这样写的:“……南宋皇帝荒淫无耻,昏庸无能,近奸佞,远贤良,言路闭塞,朝纲颓败,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忽必烈王爷乃成吉思汗之嫡孙,当今宪宗皇帝蒙哥大汗之弟。率十万铁骑,代帝亲征,并非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而是向尔等陈述利害,不要归附南宋,助纣为虐,自取灭亡。殿下怀仁德之心,从不枉杀一人,王师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四海百姓翘首相望,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我家大王行大义于天下,拯黎民于水火,救苍生于倒悬,应天顺时,实乃一代英主。恳望大理国王陛下,明察利弊,顺应时势,决然摆脱南宋桎梏,与我邦通好。平战乱,息刀兵,社稷得以保全,百姓免遭涂炭,实是社稷之幸!苍生之幸也!如若误信谗言,执迷不悟,硬要与十万铁骑作对,实在是以卵击石,势必城破国亡,后果不堪想象。望尔等三思,以免悔恨不及。”
忽必烈看后十分高兴,派玉律术、王君侯、王鉴再次去往大理劝降。
果然不出所料,国王段兴智心有所动,颇有归降之意。外戚高祥、高和因得了贾似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