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了以后,先是到处打听,他逮住一个人就问,你看袁盎这个人怎么样啊?那人说,好啊,袁盎是个好人啊!又问一个人,你看袁盎怎么样啊?回答是,君子啊!又问,你觉得袁盎怎么样?回答是,他为人侠义啊!这个刺客问了一圈回来以后,他下不了手了。于是他跟袁盎说,我是梁王派来的,梁王派我就是来杀你的,可是我下不了手;但是我告诉你,我不杀你,还有的是人来杀你,你还是躲起来吧!
袁盎没有躲,终于被梁王后来派去的刺客杀了,所以袁盎也是死于非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袁盎是死于国难。
和袁盎一样反对立梁王为储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窦婴和袁盎是好朋友,他们两个和晁错都搞不来。最后,袁盎死于非命,窦婴也死于非命。窦婴的死是怎么回事?窦婴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我们下一讲再谈。
更多,请到四亿书库 //。4ebook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窦婴与外戚(1)
窦婴之死是武帝时期的一个大案。此案起因甚微——灌夫闹酒,后果却很严重:灌夫族灭,窦婴弃市,田发神经病死。此案的一大疑点,是所谓“先帝遗诏”——窦婴以矫诏罪被判处死刑。所谓“先帝遗诏”只有九个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然而汉景帝对窦婴的评价并不高,何以给予他这样的重托呢?
事实上,无论如何,窦婴非死不可。为什么?因为他是外戚集团的代表人物。
窦婴的死是西汉初年的一大疑案。这个案子虽然很大,起因却非常之小,是什么呢?就是灌夫在丞相田的婚宴上闹酒。那么灌夫为什么要在田的婚宴上闹酒呢?是因为他发现来参加婚礼的人对窦婴不尊敬。具体地说,就是田给大家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宾客都避席了;而窦婴来给大家敬酒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避席。那什么叫避席呢?我们知道,古人是席地而坐,是坐在地上的,所以召开会议或者是举行酒宴时,要先把这个席子放好。你的席子放在哪里,你的座位就在哪里,这个叫做席位。主人坐在正中、主要的地方叫主席,其他的人分成两列排在旁边叫列席。如果是主人或者重要的贵宾来给咱们敬酒,咱们要避席——离开这个席位,然后退下来说“不敢当”。
那么在田的婚宴上,田来敬酒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避席了;而窦婴来敬酒的时候,大多数的客人都半避——半起避开,说“不敢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些客人对窦婴不够尊重。而窦婴的资格可比田要老得多。当年窦婴炙手可热、红极一时的时候田是什么?他只是个郎官,想拍窦婴马屁都拍不上的 ;现在田当了丞相,窦婴下台了,你们就这样?你们太势利眼了吧?所以,灌夫就发脾气了。
灌夫发脾气,他也不好找别的人发啊,他瞄准一个灌家的人,是他的晚辈——我家里人我总可以教训吧!这个家伙在干什么呢?在和程不识将军说悄悄话。灌夫就跑过去说,干什么干什么?老夫来给你敬酒,你却像个女人一样地说悄悄话!干什么呢?你平时说程不识将军一钱不值,怎么你现在跟他说悄悄话?
田看到这个就不高兴了:打狗要看主人嘛,这个是我的客人嘛。田就说灌夫,你这话什么意思?程不识将军和李广将军都是卫尉,你这样说程不识将军,那把李广将军的面子往哪儿放?灌夫说,老子今天豁出去了,管他们什么姓程的姓李的!然后就闹起来了,一闹起来灌夫就被抓起来了。因为这场婚宴是太后懿旨要田办的,那么你不给田面子便是不给太后面子,这叫做“大不敬”,是可以论罪的。
灌夫被抓起来以后,窦婴想,灌夫为什么闹酒呢?他是为了给我争面子。那我不能不救灌夫啊!窦婴就出面救灌夫,结果窦婴也被抓起来了。窦婴一看急了,马上托人跟皇帝说,我有先帝遗诏,先帝遗诏上已经说了,我窦婴可以怎样怎样。
据《史记》上记载,汉景帝临死的时候留给窦婴一份遗诏,告诉他如果遇到了麻烦可以直接打报告给皇帝。窦婴以为有了先帝遗诏这个尚方宝剑就可以免死了,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最后窦婴以伪造先帝遗诏罪被斩首。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份遗诏呢?
汉武帝接到报告一看,说有先帝遗诏,那我们就去查一查吧,就到尚书那儿查。尚书是什么意思呢?尚书在汉代是保存国家图书、资料、档案、文件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兼国家档案馆兼国家机要局。汉武帝派人到尚书那儿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