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1/4 页)
娘俩儿却俱是没有睡意,只听着俞阿婆小声嘀咕着是不是该到县衙了,又盘算着不知道有没有开始搜身,不知道今年又会出甚的事故,罗氏就有些担心了。
倒不是担心秦连豹同大堂哥,只是担心俞阿婆这样心心念念,吃不好睡不好的,一天两天的还则罢了,三场考试下来可得七天光景,还不得败坏了身子。
略一思量,便索性同她说起了罗冀来,希望能够分散一下她的注意力。
俞阿婆早就听方良许氏说起秦家年里刚救了两个孩子的事儿了,只这两天心思都在县试上头,暂且还顾不上这些个。
这会子听到罗氏提及,注意力还真被转移了些许,拉着罗氏道:“你仔细同我说说,你大哥大嫂也说的糊里糊涂的,你们到底怎的认识那两个孩子的?”
罗氏应了一声,给花椒掖了掖被子,就从头说起。
把花椒当年如何发的善心,两个孩子又如何感恩回礼,以及之后的礼尚往来一点一点的告诉给俞阿婆听。
俞阿婆听的连连点头,当听到罗冀背着文启走了半夜,两个发着高热的孩子才跌跌撞撞的从莲花荡走到自家的时候,就已是忍不住双手合十连声念佛了。再当听到郎中诊脉都说预备后事的时候,更是不由禁长出了一口气。
同罗氏叹道:“业障因果,再是不错的。这两个孩子,虽是你家救了他们一命,可往深里说,何尝不是他们自己救了自己一命。”
罗氏同秦老娘姚氏诸人也是这个意思,听了就点头道:“正是娘这话儿。”又道:“只这两个孩子到底是遭过罪的,你待他好一分,不但记在心上,还恨不得十倍百倍的来报答。还在病中,就思量着药费了。我瞧着罗冀那孩子,听说不用吃药,只以饭食调理即可之后,整个人都松快下来了……”
俞阿婆听了就不住地颔首:“这也是你们积德行善的功德。”又去看呼噜呼噜睡的正香的花椒,同罗氏道:“我就说我们椒椒越长越好,这里头也不是没有甚的缘由在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盘
罗氏倒是不曾想过这些。
这两年来她们照顾的精心,花椒虽小却也格外懂事儿。
吃得好睡得好,每天一从床上滚下来,就是打拳、念书、种菜、帮着家里做家事儿、同哥哥姐姐们一道儿玩儿,成天欢蹦乱跳的,半点儿不知愁。
虽然有时候疯的简直不像个姑娘家,却一天比一天长得好。
每逢季节交替的时候,就是身上偶有不爽利,咳嗽两声或是有些鼻涕鼻塞的,两碗萝卜蜂蜜水或是热姜汤咕嘟咕嘟的灌下去,就又活蹦乱跳的了。
眼看着今年都七岁了,小手小脚结结实实的,小脸蛋儿肉嘟嘟的,眼睛也是奕奕有神,她这心里头也就越发的敞亮,也就再没那许多的担惊受怕胡思乱想了。
这会子听到俞阿婆提起这个,虽然也相信这些个因果业障,却也不至于笃信到本末倒置的地步。
顺从的应了一声,就把想认罗冀当侄儿的念头同俞阿婆提了提。
还在琢磨着因果之事儿的俞阿婆就愣了一记。
俞阿婆有了春秋之后,就越发的爱琢磨这些个事儿了,何况一道的老姊妹也常在一起说道这些。
有时候想起秦家,就觉得这话儿再是不错的。
却没想到罗氏会起这样的念头。
只仔细一想,也觉得罗氏同那孩子确实有缘。
何况,不是她说,秦家还是太单薄了些。
虽有两个房头在周家湾扎根落户,可秦观永那一房,纯粹是被黄氏作天作地的生生作成这幅光景的。
不提也罢。
至于说秦家这一房,虽说如今儿孙满堂的,可要成气候,按她说,少说还得再添一辈人。
这会子既是有缘,罗氏认个侄儿,往后花椒她们姐弟也有个臂膀。
就道:“这是好事儿,你有了个念想,那孩子也有了个倚靠。”还道:“既是你侄儿,那叫我一声祖母也不为过的,甚的时候把他也带来,叫我见一见。”
罗氏忙应了下来,就听俞阿婆又问道:“你不说我都忘了,怎么样?家里一口气添了这么些孩子,你们可照顾的过来?”
“这些个孩子都挺乖巧的。”罗氏听着就笑了起来,又道:“都是极其懂事儿的孩子,说起来其实也不用我们怎么照顾,反倒是给我们帮忙的多。”
说着还把因着接回来时没让磕头,到了大年三十儿年初一俱都狠狠给他们磕了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