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了胃疾。这李管家,怎的也不会提醒老爷一句呢!“
堇南一听,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阮娘,你说的可是真的?”
“什么真不真的,我怎可能拿老爷的病来跟你开玩笑。”阮娘揭开手里的痰盂盖子,道:“小姐,你是懂医术的。你瞧瞧,这盂里的秽物都是老爷吐出来的,里面还夹着一些血迹。小姐,老爷这次是真的”
堇南只是往盂里看了一眼,便蓦地收回了目光。既然父亲真的是因为贪杯而引发胃疾,那这次的情况,可是要比以前的每一次都严峻许多。胃中出血,对于青壮年来说都是不可小觑的大病,莫说是对于年过半百的父亲来说了。
她正想进屋探看父亲的病情,房间的两扇门就嘭地闭上了。
李婆守在屋外,一张芝麻大饼脸上没有半分表情。
“大夫已经在为老爷诊治了。小姐,请回吧——”
正文 070、好戏
(补九月十九号的,哭了)
堇南见李婆态度强硬,便打消了进屋的念头。
透过竹篾做成的窗纸,她似乎可以看见屋内的情景。
父亲躺在床上,可能正在忍受病痛折磨亦或是已经晕厥过去。而榻前,站着穿青色衣袍的大夫,正在为父亲竭尽心力的诊病。
当然,屋内还有巫氏。
此时巫氏肯定守在父亲榻前,用手巾一遍又一遍的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
她的神情必定是焦灼不已的,她要让父亲相信,整个淳于府中,对他最为殚精竭力的只有她巫氏一人。
父亲有了大夫和巫氏,房内便再不需要多余的人了。
堇南退回步子,面色从容的穿过一群淌眼抹泪的婆子,走出了紫金院。
不知为何,在一早上经历了阿禄逃走、父亲病重的双重打击之后,她烦躁不安的心反倒平静下来了。
在屋内歇了一会儿,便有丫鬟端了午膳来,丫鬟的厨艺比阮娘差了许多,一碟咸酸蜜煎放多了盐,一碗螃蟹清羹熬制得不到火候。虽是如此,堇南还是一口不剩地将所有菜肴都吃光了。
待丫鬟将碗碟收拾出去,随后阮娘便回到了芷香院。
“父亲没事了么?”堇南瞧着出现在房前的阮娘道。
“胃里的血大抵是止住了,但情况还是令人担忧。”阮娘坐到桌案旁,一面喘气一面说着。忙了一早上,她早已精疲力尽了。
堇南观察着她的神色,发现在她的眉眼之间有一抹喜色。并不急着询问,沏了一盏茶递给她,才道:“今儿早上,除了父亲和阿禄的事。还有其他什么事么?”
阮娘接过茶盏喝了一口,茶香沁人心脾,让她整个人顿时精神了不少。凑近堇南,她极是神秘道:“小姐,老爷大病一场,可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见堇南不明白,她解释道:“阮娘嘴拙,说话不妥你可别太介意。我的意思是,老爷这病没有白病。正好可以用生病为由拴住少爷,让少爷断了到边关习武的念头。少爷只要在府中待上一阵子。过惯安逸闲散的生活,自然不会再想去边关过苦日子了。”
堇南听了,不由得蹙起眉头:“阮娘。你说详细点儿。”
“好,好,容我再喝一口茶。”阮娘像是渴极了,恨不得直接拿起茶壶来喝。连喝几盏后,她才将茶盏放下。继续道:“今儿天蒙蒙亮时,温将军就派人送了口信来,说是边关流寇突增,朝廷怀疑有昀国的细作混在其中,就下令让温将军立即返回边关,领兵围剿流寇。如今少爷身任校尉郎。保护江国平安是他的责任,他自然是应该跟着温将军回去的。可谁能想到老爷会突然病危少爷是孝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哪能弃老爷于不顾,去往边关么”
“然后呢?”堇南的眉越皱越深。
“然后,少爷去了老爷的房间一趟,从房中出来时,脸儿突然变得煞白煞白的。当即就让李管家取了笔墨来,写了一封辞表上交给吏部。表明他要辞去校尉郎一职的决心至于温将军那头,派来的人早让李管家打发回去了。”
堇南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她腾地站起身,双手拄在桌案上,将茶壶茶盏震得哐嘡直响。
父亲早不病晚不病,为何偏在哥哥要返回边关的节骨眼上生病了?想到温府寿宴上,父亲与温叔骤然变僵的关系,她愈加肯定父亲是装病了。
淳于府和温府日渐疏远,父亲怎可能还让哥哥做温霆的属下?
如此一想,她二话不说就要冲出房去,想让哥哥将辞表取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