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出卓越贡献。他博览群书,批判地汲取历代医药学成果,总结他家祖孙三代
的医药实践经验,在医学和药学两方面都有独特建树。他对中药学的贡献尤
为卓越,创立了先进的中药学体系,按照这一体系写成了中药学巨著——《本
草纲目》,人们尊称他为明代药王。他冶医药于一炉,结合方药论医理,结
合医诊沦方药,论医论药,相得益彰,发千古之秘奥,阐歧黄之精微。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经过艰苦的历程。多年深人民间进行药物调查,
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还广泛参考历代本草著作,和其他有关著作。”
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转
引自王世贞《本草纲目·序》,校点本第一册,第17 页)不难想象,李时珍
厂泛参考历代医、药学著作,旁及经史百家,耗费了何等巨大的精力。李时
珍开列的参考书目中,历代本草著作有《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唐
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图经本草》、《证类本草》、《救
荒本草》、《食物本草》等41 种。参考历代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王叔和《脉经》、张子和《儒门
事亲》、张洁古《医学启源》、李东垣《医学发明》、王海藏《医家大法》、
朱丹溪《格致余论》等271 种。参考经史著作有《春秋左传》、《国语》、
《史记》、《汉书》、《后汉书》、《通鉴纲目》等。参考科学著作有郭璞
《山海经注》、郦道元《水经注》、张华《博物志》、贾恩勰《齐民要术》、
沈括《梦溪笔谈》、王桢《农书》等。总共直接参考的著作758 种。《本草
纲目》的基本特点,正如他的儿子所说的:“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
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校点
本第一册,第24 页)
为了创立本草学的新体系,李时珍对历代有影响的本草著作,一一作了
分析,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纠其谬而补其缺,做到全局在胸。南朝医学家
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是本草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书在《神农本
草经》365 味药的基础上,增加了汉魏以来名家所用新药365 种。开始对药
物进行分类,每类之下仍分三品。李时珍评论道:“此书颇有裨补,亦多谬
误。”(《历代诸家本草》校点本第一册,第2 页)唐代苏恭主持修订的《唐
新本草》,将药物重加分类,附有药图和《图经》。李时珍经过认真研究,
评价说:“苏恭所释虽明,亦多驳误。”(校点本,第一册,第3 页)他批
评宋代掌禹锡、林亿等人主修的《嘉祜补注本草》说:“其书虽有校修,无
大发明。”(同上书,第一册,第7 页)批评苏颂撰的《图经本草》说:“考
证详明,颇有发挥。但图与说异,两不相应。或有图无说,或有物失图,或
说是图非。”(同上书,第一册,第8 页)李时珍比较器重的是宋徽宗时蜀
医唐慎微编纂的《证类本草》,此书图文并茂,并有附方。李时珍虽批评此
书”夷考其书,疵暇不少”,但仍肯定编者的功劳:“慎微寝陋而学识博,
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校点本,
第一册,第8 页)李时珍评判诸家本草,目的在坚定自己的创造精神。《本
草纲目》正是在批判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一、编撰《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继承祖国2000 多年来的本草学传统,总结李时珍长期医药
实践经验,作出创造性贡献,为本草学的发展树立了光辉里程碑。
为了正确地评价《本草纲目》在药物学史上的地位,不可不了解本草学
发展的历史概况。
我国本草学的发展,从药物品种的增益和药物分类的改进上看,大体经
历了三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