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个更空泛的概念,就是体制。体制内外有别,涉及到的价值观层面也会不同。如果你想挣钱,大大方方地走进市场;留在体制内,如果你有特别的精神追求。毫无疑问,户口、编制这类的东西所代表的意义正在日渐式微,新时代青年不要为此折磨自己。
在择业上要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发挥自身才干,其次才是名牌单位、热门行业、大城市、户口等等。才干之外的东西,有好处,也有害处。我们应该以“是否有利于自身才干的发挥”作为终极性的衡量标准。
关于“转行”的知识扫盲(1)
关于“转行”的知识扫盲
我认为要完成一次严谨的行业调查,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通过公开信息调查一个行业。
第二,通过半公开信息调查一个行业。
第三,通过亲身体验调查一个行业。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在校生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大部分人在就业或升学方面有“转行”打算。根据我的咨询实践,如果可以把所有来询者千差万别的困惑归结为一点,那么对这一点最接近正确的归纳就是转行困惑。
追溯到高考志愿填报,回想一下家长和老师是如何“合谋”为学生选择专业的。大部分人在选择专业时,几乎都是通过“名词联想法”来判断专业的。比如法律是热门的,哲学是深奥的,图书馆学是冷僻的。他们选择得太过仓促,知道的实在太少。而在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里,一选即定终生。若想换专业,等考研的时候吧!
一代大学生入错行的痛苦(他们在抱怨、在迷失、在无谓地进行身心消耗),将会降低整个民族的人才竞争力。这样的人才即使未来适应了“社会现实”,也很难具有创造力。
“转行”的学问是职业咨询的核心内容。我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如同梦呓一般地谈起他们的“理想”。实际上,他们梦想另一个专业,只是以此来发泄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痛恨;他们向往另一个专业,并不是因为更了解它,而是因为更不了解它!
空谈无益,我将根据长期职业咨询领域观察者和“赤脚医生”的经验,为困惑的年轻人进行基于常识的“转行”知识扫盲。
一种实用化的“求职预览”工具
这一点说起来特别简单,可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并未有意识地实践过。
一天,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坐在中关村的一家星巴克里问我:“你说我毕业之后该做什么工作呢?做软件、硬件还是互联网?”
我怎么知道?谁是学计算机的?
其实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知道。我们一起去上一些招聘网站(51job,chinahr,zhaopin),打开职位搜索引擎搜索计算机领域基本的工作职位类别。随便打开几个看看,看职位描述和招聘要求,你就知道自己距离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士还差多少。不懂Java就去学一下,不懂电脑组装就去海龙大厦泡一泡。为什么非要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呢?
我们对同一个职位,可以找到50条相关招聘信息,删掉个别企业的无理要求,提炼出这50条信息中的共同条件,所得的就是这个职位的行业进入标准。分析这个职位的招聘标准,有些是硬性要求,如本科以上学历,英语通过四级;有些是软性要求,如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我先强调软性要求的意义。比如做市场营销需要极强的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假如你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课业成绩很好,但是过于内向,不怎么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你看到这里基本可以考虑去改行了。因为本性难移,对于一个市场人员,沟通能力是比营销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看看宝洁公司每年招聘大量莫名其妙专业的市场人员就可以知道)。知识可以去学,但是性格不能勉为其难地去改变。招聘条件中诸如团队协作能力、创造性、对数字敏感等要求并非虚指,它们可能更重要。即使你可以蒙蔽一两家公司,但是欺骗不了自己,工作中的痛苦会带给你惩罚。。 最好的txt下载网
关于“转行”的知识扫盲(2)
当你知道了自身符合哪些软性要求的时候,也不要盲目乐观。要加强这种良好的倾向,使之具体化。如果他们要求你有领导力,你为什么不做一些体现领导力的事情?你领导过什么团队,组织过什么活动?
再分析一下硬性条件。硬性条件可以分为两部分:核心条件和外围条件。核心条件一般指你必须要有的过硬技能,如果你要应聘做新东方的《新概念》授课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