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遍,却甚么也没有发现,只好带著满怀的疑惑离去。)
我们三个人粗略计算了一下,要同样在一百六十个城市,将近一千家报馆上刊登说明启事,每天花费就要将近一百万美元。
@奇@温宝裕首先叫了起来:“我认为没有必要去花这个冤枉钱 那些应徵者都是为了贪钱,行为并不高尚,不值得为他们出力!”
@书@小郭举手:“我同意 我有简单的处理方法:由卫斯理具名写一个说明 ”
温宝裕抢著道:“对了,每个应徵者理论上都会从卫斯理故事中去瞭解甚么叫作生命配额,把写好的声明,附在故事中,就可以广为流传 要是连参考一下卫斯理的故事都不肯,那就只好贵客自理了。”
我点了点头 他们两人提议的这个方法很好。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个问题。
小郭、温宝裕和我,可以动用的财力,不能算小。可是单是刊登启事,就令我们觉得太不划算。
我在心中粗略估计了一下,那个神秘的生命配额徵求者,在这次行动中会花费多少金钱?
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小郭道:“在全世界报纸上刊登启事,费用至少是三千万到五千万美元。”
温宝裕接著说:“要处理几十万封来信,需要一个很庞大的机构来进行,这个机构需要多少花费来维持,难以估计。”
我道:“我们不必有确切的数字,只是要肯定绝不会有人肯花那样大量的金钱来开玩笑!”
小郭和温宝裕都不出声,神情严肃 他们也都感到了事情有异乎寻常之处,虽然听来荒谬,可是显然真的有人在以金钱收买人命!
温宝裕又道:“除了立刻进行声明,我们也不能坐等。”
小郭道:“我没有坐等,对大部分报馆,我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个怪现象。”
我和温宝裕都瞪了小郭一眼,怪他有了发现却不告诉我们。小郭急忙分辩:“我也是才收到所有资料,正想找你们,卫斯理的电话就来了。”
我不想听他解释,向他作了一个手势,示意他快说发现了甚么。
小郭道:“我向各报馆调查去刊登徵求启事的是何等样人 我感到这一点很重要。”
我和温宝裕都点头,表示同意。
小郭继续说道:“结果是完全没有人出过面 一切都是通过信件来进行,报馆方面收到的费用,由瑞士银行的本票支付。”
小郭说到这里,神情有点沮丧。我明白他为何如此 他当然曾经向瑞士银行方面去做过进一步的调查,可是也当然碰了钉子,一无所获,瑞士的银行,是一个攻不破的堡垒。
我伸手在他的肩头上拍了一下:“算是极大的收获,使我们知道徵求者拥有我们想像不到的雄厚财力。”
温宝裕立刻发挥了他的想像力:“一群豪富,正联手在进行收买人命的勾当,他们想用金钱来使他们的生命得到延长。”
接著他又感叹:“有钱,不但可以叫鬼推磨,更可以改变天定下的寿命!”
他的这个想法,并非不可接受,小郭的感觉显然和我一样,他道:“如果是如此,那超级大富豪陶启泉一定有分。”
温宝裕认真地点了点头:“要去问一问他 我们一起去,人多势众,教他不能隐瞒事实。”
我摇头:“不能现在就肯定那是事实 至少我们根本无法想像生命配额如何转移,这不是凭有钱就可以做得到的事。”
正说著,书桌抽屉中的电话响了起来 这电话只有少数熟人才知道,我还以为那是白素打来的。
我打开抽屉,接通了电话,就听到温宝裕和小郭一起发出了“啊”地一声低呼,同时我也听到电话里“喂”了一下,我不必凭声音去辨别那是甚么人,因为我根本可以看到是甚么人在和我通话 温郭二人,之所以在电话接通之后,有异常的反应,也正是看到了打电话来的是甚么人之故。
说明了,也很简单 传真电话虽然还没有普遍被人使用,可是已经不能算是最尖端的科技,在我书房里的那一套传真电话的设备,是戈壁沙漠的杰作,在萤光屏上显示出来的形象,十分清晰,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刚在提起的陶启泉。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这自然令人惊讶。
我回答了一声,陶启泉就急急地道:“报纸上那个徵求启事是怎么一回事?”
他一上来就开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因为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