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发现,所有人都羡慕地看着他,就连楚县令和孙学正也不例外。
贺韬这才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有所不同,别人的才气灌顶恐怕只是开辟出初级的文宫世界而没有成形或很小,而他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贺韬甚至怀疑,就算别的秀才的文宫世界已经成形,也不如他的文宫,恐怕除了文海之外不见得有陆地和圣像凝结。
“礼毕!拜圣结束!”见包括贺韬在内的二十一名秀才都已经完全吸收文位才气,并顺利凝聚出文宫世界和智海(文海),楚县令宣布结束后劝诫道:“尔等从小诵习圣贤之书,应知天道酬勤的道理,且今日尔等蒙圣眷,凝文宫,开智海,获一塘、两塘乃至三塘才气,所以更需勤学圣道,守护人族!但文义有高低,德行需自持,今后不论是凝聚那位先贤圣像,也无论追寻那条大道,或忠、或孝、或悌、或义、或奸,或为利己,或为光宗耀祖等等,都需谨记我人族最大的敌人是妖蛮二族,切忌同族相残。”
言毕,二十一名秀才纷纷拱手称是,在获得楚县令应允之后,一个个欢欣鼓舞地走出圣庙,同守望在外的亲人分享这天大的喜事。
昨天去秦皇岛出差,凌晨两点多才到家,请了一下午假码字,终于码出了一章多,先更上一章,下一章更新会晚一些,对不住大家了。
第二十章 墨不沾肤
走出圣庙后,楚县令把贺韬叫到一边,之后说道:“你乃天赐秀才,这次拜圣所得必定高于他人,好好把握这天赐机缘。”
听着楚县令关怀的话语,贺韬心中暖暖的,随后回答道:“嗯,学生谨记青竹先生的警示,今后一定努力进学,光大人族。”
“好,那接下来你又有何打算?”
“学生想先留在霸县巩固一下文宫,等十天后在启程去直隶府报道,入府文院读书。”贺韬再次回到。
楚县令道:“如此最好!但是一要知道,除了需要巩固文宫世界外,你还要在出发前掌握一些秀才战诗词护身,这样对于你参加春猎历练会有很大帮助,而且本官也就可以放心了。”
贺韬笑着回道:“学生明白,谢谢青竹先生的关怀!但是在临行前,学生还有两事相求。”
楚县令笑道:“哈哈,从初见至今你从没没有称本官县尊或大人,而是以先生称之,现今怎么又见外了?既然已经持师生之礼,那就无须客气。有什么事,说吧。”
“学生想在今年就参加举人试,可学生从未学过经义,所以想在去直隶府之前向您请教相关学问。”贺韬恭恭敬敬说道。
楚县令没有立即答应贺韬,而是仔细打量他,发现贺韬既没有面对上官的胆怯,也没有天赐秀才的趾高气扬,只有面对老师的尊敬,不由得暗赞好一个不卑不亢的少年。
楚县令点头道:“好,圣道之路就是要披荆斩棘,坚持不懈。你既然有如此好学之心,那我正好作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师。从今日开始,每日晚饭后本官给你授课一个时辰。”
贺韬听着楚县令的话语,在看看那些匆忙走出文院的众多秀才,心中一阵惋惜。他们就那么急着回家?怎么就放着楚县令这个“进士科举典籍”不管,作为进士出身的楚县令那是多么宝贵的老师,别说霸县,就连整个直隶府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得到进士的指点。
“接下来,说说你的第二件事吧。”楚县令的态度比之前又亲近了许多。
“学生想向老师借读近几年的文报和日刊,并且在去直隶府前多来文院读书。”贺韬道。
“自然可以。”
离开文院后贺韬追上几位同窗,并且买了一些水果和笔墨纸张,前往沈老夫子家,感谢沈老夫子的教导。
在沈夫子的学堂聊了一会之后,贺韬回到家中。今日和往常的午饭不同,贺家今天的午饭有肉有菜,加上梁飞兄妹都是贺韬最亲近的人,所以在贺韬强烈要求下大家围着一张桌子吃饭。
而程紫萍一边吃饭一边说一些琐事,诸如又有人来送了礼金,还有几个大户送来请柬请贺韬去参加晚宴。
饭后,贺韬写了一些简信答复那些邀请他的人,先是不胜感激之类的,最后说要去楚县令家学习经义,望海涵。
午睡片刻之后,贺韬先是走到院子里洗了把脸,然后回到屋内开始研墨铺纸。
“儒之圣道漫长艰辛,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就算有儒道传承,也需要努力,或者说,为了不辜负这天大机缘,自己也应该更加努力!”
贺韬给自己定了个学习表,“第一要练字,身为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