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页)
杨玄感听闻之后却是一愣,心忖除了杨广已经率军开拔,再无人监督自己外,还有什么喜讯?而自己原本联络好的几支府兵,都被杨广抽调开拔走了。实力大减,举事能否成功都还没有信心,这柴绍却说什么大业可成,却不知如何成法?
不过,他是一个心机深沉之人,虽然一头雾水,却没有直接发问。他知道就算自己不说,柴绍一会也要对自己全倒出来的。
于是,他忙请柴绍和杨嵘坐下,然后命下人去彻茶。
待下人将茶泡好退下后,硕大的房间里就只剩下了杨玄感、杨嵘和柴绍人,杨玄感这时才问道:“嗣昌(柴绍的字)称有喜讯频繁传来,却不知何喜之有啊?”
柴绍这时方哈哈一笑道,“主公是否因那位将军被调去辽东打仗,而感到兵力不足,担心起事受影响啊?”
杨玄感叹了一口气道:“是啊!那位将军都是家父的门生,对我杨家忠心耿耿,原本是我的一大臂助。他们不在中原,我起事的兵力便有些不足了。而且,最糟糕的是:我的礼部尚书一职,也被圣上削去了。如此一来,还会有多少人肯跟着我起事,就更难说了!”
柴绍微微一笑道:“呵呵,其实主公不用过着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今,主公虽然被削去了尚书一职,但却得了河南七郡巡查使的差遣。这可比对起事完全没有帮助的礼部尚书,作用大多了。别忘了这个巡查使有节制七郡守和县令的权力,能够调集他们当地的兵力和粮草。如此一来,就算大将不能随主公起事,也未必便兵力不够!所以我才说这是喜讯啊!”
杨玄感听他这么一说,也是眼睛一亮了,他顿时明白了柴绍的意思。既然他有这个七郡巡查使的权力,岂能不用?而且他既然已经决定反隋起事,那还用得着担心自己的官大官小吗?而对于起事造反而言,能够节制七郡守的巡查使,可比之前的礼部尚书管用多了。
杨玄感也是思维敏捷,头脑聪明之人,他又继承了其父杨素给他留下的幕僚班底,准备相当充分。之所以一直拿捏不定。也是因为造反起事实在事关重大,关系着全族人的生死命运。所以,让他有些钻牛角尖了。
而如今柴绍把他点醒之后,他便立刻醒觉过来,恢复成之前那个机智勇猛,才能出众的杨玄感了。
沉考了片刻之后,杨玄感方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最后一个担心:“嗣昌,如今我其他都不担心,只是担心在被贬之后,我的影响大减。而以前联络的那些人,他们会不会见风转舵,不肯与我共同起事。那样我的胜算便会大减。”
。。。
 ;。。。 ; ;
第九十一章 再次远征高丽
、、、、、、、、、、
柴绍听闻之后,却是哈哈大笑起来。他正色道:“主公多虑了。您也说了,那些人是否会见风使舵。只要主公一势如破竹,必然跟随者甚众。而那些人又是见风转舵之辈,岂会不肯跟随?”
柴绍的一番话,当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杨玄感终于反应了过来,他若起事之时,一高奏凯歌,他人见状,只会争相依附,从者必然甚众。可如果**连败,不要说别人不会跟着起事,就连已经跟着他一起起事的人,恐怕也会候机反叛。所以,起兵造反能不能成功,还是看自己的头板斧如何。
这时,杨玄感面色顿时放松了不少心,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那依嗣昌之见,如今我该如何起事呢?还请柴兄弟指点一二!”
柴绍既然敢来面见杨玄感,自然是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两次受挫于宇明手中后,骄狂之气已经大减。轻饮了一口清茶后,他方正色道:“我有计,可助主公成就大事!”
“哦?请嗣昌尽管道来!”杨玄感一脸郑重道。
“第一计,叫做苦肉计。虽然圣上已经率兵离开,但还未走远,而且在东都依然有大批留守的禁卫军。圣上虽然对主公十分信任,但依他的个性,不可能不留人监视主公的举动。所以主公可以装作骑马摔伤,或者患了重病,以迷惑圣上安排在主公身边的监视者。以为主公不可能干出什么出格举动。”
“第二计,叫做漫天过海。主公现在兵力不足,需要大量招募人员。可如果就这样平白无故的招募,会引起别人注意。所以,主公可遣杨家弟假冒盗匪,假装袭击各处城池。如此一来,便可以剿匪为名,招兵买马。而且,这也是个一箭双雕的办法。郡上招兵,朝廷和别人能够注意到,可派去冒充盗匪的弟,手中掌握了多少兵士,别人就没法查得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