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会选在这个当头下离开都城。
这不是给他创造机会吗?他李贵怎可能放过这个天次的好时机。可惜,派出去的人都没个好消息传回,他想不通,他们只有三个人,怎么可能次次躲过。最近一次消息传回,他是在原乡县,但从那批刺客失手之后,他竟再也找不到小皇帝踪迹,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
他心里纳闷,猜测着小皇帝是否已回到宫中,却又无法证实,于是,便有了这一场求见圣上的戏码。
“是是是……李大人说的是。”卢临怀揣不安的附和着,心里却在捣鼓,原来这李大人是在逼陛下现身。
他越想越苦恼,此举若是惹得陛下大怒,随便安个罪名就能让他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可怜他糊里糊涂就这么掺和进来,陛下怕是要认为他投靠李党了。
李贵瞥见卢临惨淡的样子,淡淡道:“卢大人,在这朝中,想独善其身,莫不是痴人说梦?”
“大人……”卢临又一阵惶恐,神情中透着一副壮士断腕的悲壮。李贵说的对,事到如今,他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往前了。
李贵转过头不再看他,两手举起笏板,朝着宣政殿门像念咒语般的说道:“老臣有要事启奏,求见陛下一面。”
就在众人以为这次还是一样,没有回应的时候,殿门竟吱呀一声,缓缓开启。
但众人见到不是一心求见的皇帝,而是一位宫装丽人。
李贵率先反应过来,施施然揖了一礼,“拜见德妃娘娘。”
其余官员也忙不迭叩首行礼。
卢临心中冷汗潺潺,盼不来陛下,却盼来陛下宠妃,好不心惊。当今陛下尚未册封皇后,后宫也并不充裕,仅有四位妃子,一位是被打入冷宫的贤妃,一位是紫霞殿的惠妃,一位是承欢殿的丽妃,还有一位就是眼前的德妃。
德妃是当今陛下最宠爱的妃子,其父乃是当朝太尉魏明远,单单是魏明远手中所握的兵权这点就不容小觑,且,四位妃子当中仅有德妃一人诞下皇嗣。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妃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国母,那么其诞下的小皇子便是未来的皇储。就冲这两点,怎么都得得小心对付着。
德妃浅浅一笑,“各位大人无须多礼。”
“谢娘娘。”
德妃微微垂头望着李贵,柔声道:“李大人,陛下进来身体不好,这会儿好不容易睡下,不如明日再来。”
“这……”李贵默默在心中思量着,在没亲眼证实小皇帝人在何处之前,他实在是寝食难安,但看今日这情形,想来小皇帝应该还未回宫。
抬头望一眼眼前的德妃,见她巧笑依然,李贵正要开口说改日再来,却瞥见德妃身后一个小人儿跑向这边,他立即改口道:“参见皇子殿下。”
身旁一众官员齐齐行礼,“参见皇子殿下。”
话音未落,就听到那小人儿奶声奶气的声音:“母妃母妃,父皇醒了。”
这个小人儿不是别人,正是当今陛下唯一的皇子---皇甫昱。
德妃闻声回过头,皇甫昱刚好跑到她跟前,一把抓住她宽大的衣袖,眼巴巴的望着她,“母妃。”
德妃低头看他,微笑着问:“父皇什么时候醒了?”
说虽这么说,德妃心里却是冷汗潺潺,里面躺着的那个人根本不是大燕国的皇帝,只是与皇帝身形差不多的小太监而已。那……昱儿看到的父皇是谁。
皇甫昱似乎对母亲的问题感到不满,嘟着嘴巴:“母妃不相信吗?方才父皇就醒了。”
刚刚?这怎么可能,难道是那太监没胆子装下去了?
思至此,德妃突地打了个冷颤,恍若跌落到冰窟里似的,她还未说话,却听李贵先说:“敢问皇子殿下,陛下又说要臣等觐见?”
听到李贵这话,皇甫昱一张俊秀的小脸皱了起来,显然对这问题不敢兴趣。
德妃稳稳心神,蹲下身将皇甫昱揽入怀中,望着李贵,淡淡道:“李大人是否太过心急了,一个三岁小孩,能懂什么呢。”
李贵赔着笑,脸上闪过一丝赫然,“娘娘赎罪。”
德妃淡然一笑,不管昱儿看见的是谁,今日九弟不在,那她无论如何也要挡住这个老狐狸。
“李大人,我们母子一早就在这儿陪着陛下,这几日,陛下几乎没有睡过,一直熬夜处理大臣们递上来的折子,这会儿好不容易睡下,没想到李大人却又来这儿求见。本宫倒要问问李大人,是何重要之事,能让李大人接连几日,不停不休要觐见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