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1/4 页)
有深远卓识的兵将试图劝阻曹‘操’,嘴里道:“主公,还请传令下去,不要再为难乡民百姓了,他们是无辜的”。
“他们无辜?那我老父犯了什么罪?”
军将被曹‘操’呛的哑口无言,只得闭嘴。
徐州城内,陶谦也得到了曹军抵达的消息。
曹军越是狠毒,陶谦便越得人心。
人心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有时候离了他还真的行不通。
“听说曹军下手狠毒,所过之处‘鸡’犬不留,不知是真的假?”
“回禀使君,千真万确,曹‘操’此等丧尽天良之举,主公一定要将旗公诸于众”
陶谦干咳了几声,道:“如此,那便传檄天下吧,我徐州军力虽然不及兖州,却也不是任凭曹‘操’欺凌的角‘色’,不管是谁,要想占我徐州,须得小心崩坏了满口钢牙”。
“主公此言大善,曹‘操’此人向来虚伪,这一次,如果主公能够将其真面目暴‘露’出来,天下人一定会对曹‘操’破口大骂”
陶谦摇头,道:“东莱军的战事如何了?”
“回禀主公,信使刚刚抵达,据说夏侯渊的三万名曹军已经寻到了李贤的迹象,不日即将恶战”
陶谦扶着额头,惆怅万分地说道:“孔北海义薄云天,为了我徐州郡的事情,他派出了麾下两名得力干将,两万五千军卒呀,不知能否抵住夏侯渊的兵锋”。
“主公,元龙派人稍了封书信,请阅讫”
“嗯,拿来我瞧瞧”
陶谦接过布帛,看罢之后,嘴里笑道:“元龙在信中所言,东莱军力强盛,战胜曹军应该不在话下,你们以为如何?”
厅内的文武官吏相视一笑,他们都认为陈登有些言过其词了。
曹‘操’麾下的大将夏侯渊可是成名已久的人物,他手中的三万兵马也都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卒,按理说不存在一触即溃的情景,那么到底是谁给了陈登如此的信心?
曹‘操’的军马行进极快,采取“三光政策”之后,沿途间再也没有不开眼的乡民执‘迷’不悟了。
只要有点脑子的乡民百姓就会带着干粮躲入深山,而距离大城近一些的乡民早就过了城‘门’,进城躲了起来。
坚壁清野,这计策是李贤通过陈登辗转传达给陶谦的。
刚开始,陶谦压根没打算这么做,后来,听闻各地百姓血流成河之后,陶谦才下令各地官军主动引导百姓撤离,不给曹军留下一粒粮食。
。。。
第二百三十七章李贤的信心从何。。。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大军的后勤补给都是一项重之又重的工作。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就是辎重的重要‘性’。
眼下,曹‘操’率领大军兵犯徐州,所耗费的粮秣是一个天文数字。
刚开始,徐州军民毫无防范的时候,曹军还可以通过劫掠来获取粮秣,可当陶谦采纳了陈登坚壁清野的计策之后,无法以战养战的曹军每日消耗粮秣的数量远远地大于补充的速度。
按照这种趋势,除非补给的粮队五日内抵达,如若不然,曹‘操’的六万大军很快就要陷入无粮可食的境地。
曹军大营,曹‘操’面沉如水,他摩挲着手中的七星宝剑,嘴里冷冷地说道:“还没有发现徐州兵马的痕迹吗?陶谦这个懦夫连与我一战的胆量都没有,真是可笑”。
曹仁笑道:“主公莫急,再过几日,等到我们杀到徐州城下,由不得陶谦不出兵!”
曹‘操’不置可否,嘴里道:“军中粮秣还够几日之用?”
“回禀主公,营中粮秣无多,只够大军食用三日,三日之后若是没有米粟补给,军中就要断粮了”
曹‘操’不以为惧,淡淡地说道:“无妨,有荀文若坐镇陈留,就一定不会短缺了我们的粮秣”。
提起荀彧荀文若,众人都是心服口服,此人在长于内政,素有大才,将后勤补给的事情‘交’给他甚至有些大材小用了。
如果换做别人,营中的军将早已经怨声载道了,可对于荀彧,无人敢出言非议。
曹‘操’见帐内气氛尴尬,便转移话题,说道:“妙才那里还没有战报传来吗?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应该有个准信才对”。
曹仁咧起嘴角,笑道:“说不定妙才想给主公一个大惊喜,所以才卯足了力气,一直闷不吭声,你们说是不是?”
夏侯渊在军中人缘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