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不想去猜,但我相信她们当时的眼泪中有委屈、有宣泄、有压抑。
有谁能理解,她们怕晒黑皮肤,将两个口罩改制成一个超大口罩,遮挡住整个脸,只露出两个眼睛。
有谁能理解,她们将美丽秀发深藏在帽子中,身穿肥大工衣,只有晚上回到宿舍才恢复女性的柔美。
有谁能理解,她们不肯示弱同男工友们一样施工作业,而回来后浑身酸痛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
她们从没有想过得到别人的理解。背着行李踏进这个属于男人的世界,别人不理解;在男人面前争强好胜不示弱,别人也不理解;哭着喊着下辈子死也不干养路工,可却嫁给了养路工,别人更不理解。
听了她们的故事后我理解了。
理解她们的眼泪,那是面对伤痛时女性最真实的表白,没有做作,没有掩饰,没有虚假,有的只是一种宣泄后的重新站立,认知后的无比坚强,感悟后的勇敢面对。
理解她们的微笑,那是面对昨日成败感慨人生的一种欣慰,成也好,败也罢,都是生命中曾经亲历过的风雨彩虹,让她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难以忘记。
理解她们的情怀,无论走过多少春秋,无论经历多少变迁,无论增加多少色彩,都改变不了生命中这份割舍不掉的情怀。福生庄工区已成为她们记忆中最重要、最珍贵的一部分。
她们告诉我,在福生庄工区工作生活的场景时常在眼前回放,虽已时隔多年,可回想起来仍是那样的清晰,好像就发生在昨日。
她们异口同声地说起最难忘的那个雨天拔草。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青绿,没来得及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张英,今天你们的任务是拔站区内线路两旁的草,一定要拔干净…”工长在点名会上部署着工作。
我们三人来到站区,拔一会儿,歇一会儿,感觉比到现场施工轻松多了,不知不觉中三个小时过去了。
“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何秀丽直了直腰。
“行,今天先到这儿。”张英回头看了看拔过草的线路,挺满意。
“张英。”刚脱下工衣正准备洗手,听到外面有人喊她。
工长浑身上下漉漉的,头发上还往下滴水。
“那就是你们干的活,唬弄谁呢,都跟我走。”工长铁青着脸气呼呼地转身走了。
我们一路小跑跟在工长后面来到站区。
工长站在刚才我们自认为满意的线路上,重新开始拔草,拔那些被我们认为不用拔的细毛草。
工长在线路一侧,我们三人在另一侧。
从下辈子不干养路工到嫁给养路工(3)
雨越下越大,我们都没有穿雨衣,衣服都湿透了,分不清从脸上流下来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先到这儿,都回去吧。”干了一会儿,工长的语气缓和多了。我们彼此看看都变成了雨人。
雨,很奇妙,当你高兴的时候,它像一首欢乐的歌,欢快悦耳,清韵悠扬;当你寂寞的时候,它又变成一首忧伤的诗,雨打窗棂,平添感伤;当你伤心的时候,它又成了一首悲伤的曲,伤痛心灵,泪落如雨。
听着窗外“沙沙”的雨声,看着雨丝在玻璃上汇聚成一条条小溪流下来。刚才的那一幕已在我们心中定格。工长的这一课上得太深刻了。
“是我们错了,给自己定的标准太低了。这是福生庄,在这里规章就是标准,要求就是标准,谁也不能降低标准。我现在明白了,福生庄为什么多少年无事故,一次又一次创造着安全生产的奇迹。”张英动情地说。
那晚,我们聊到很晚才熄灯。工长的这一课如一把重锤砸在我们心上,让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事,如何做人。在生活中本本分分做人,在工作中才能踏踏实实做事。
她们告诉我在福生庄工区生活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可留给她们幸福快乐的记忆却是永久的。说到这时,她们凝重的表情像朵朵桃花瞬间绽放,满脸荡漾着喜色。
工区里我们三个年龄最小,工友们都把我们当作小妹妹,感觉到工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彼此关心,相互照顾。谁从家里带来好吃的,都要分给我们一份。我们每次从家回来也都刻意多带一些他们最爱吃的肉酱和腌的咸菜。那段日子虽然工作是单调的、枯燥的,可我们的生活是丰富的、多彩的。工作之余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