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1/4 页)
陈正汇道:“现在自然是这样。但四将军有心的话这种情况未必不能改变一一甚至可以说必然改变!四将军你想想既然七将军能以中枢的号令调整我们的权力我们为何不能挟流求的本钱北上问鼎?”
“哦?”欧阳适目光闪烁:“怎么说?”
陈正汇道:“七将军此次南下第一件要务就是要了解流求各方各面的事情包括地理、货殖一一尤其是人事!他唯有对流求的事情了如指掌才能继续下面的步骤!”
欧阳适点头道:“说下去!”
陈正汇道:“了解清楚以后第二件就是要拉近津门和流求之间的关系。如何拉近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人事上的流动!也就是说让津门出身的人可以到南边来为官;同时让流求出身的人得以顺利进入津门。实际上在流求开创事业的元老许多都自北方而来只是四将军打开东南士林的门路以后北人南下的情况才日渐减少。就我这些时候的观察北国人才武盛而文浅正需要我们帮忙引荐东南的读书人上去理政!这既可以帮忙解决北地文人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让南人对津门归心。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善加推动?延引大批南人北上?一来这些人有四将军作背书七将军不敢亏待;二来七将军要收南人向北之心也必然优待!三来不是正汇夸口东南的读书人远非北国边鄙之徒可比这些人一上去只要熟悉了北边的风气、习性不出三年五年就会把北人给比下去若整个汉部内政的要害部门都是四将军的门生四将军再寻个由头进入中枢之后的事情便都顺理成章了!四将军你说是么?”
欧阳适听得心头大畅随即犹疑道:“若我进入中枢流求这边的事情怎么办?”
陈正汇道:“眼下流求己稳且无兵患可将岛屿按地形人口割裂成县挑选信得过的县令便能放心了不一定要再设一个统摄全岛大权的常驻大员太平时节由津门的大吏遥领就可这样津门方面也放心。至于兵权东海以水师为主四将军你的主船队停在津门、辽口和在鸡笼也没什么区别。至于游弋各海域的分船队则挑选信得过的人执掌!”
欧阳适问道:“不设一个常驻大员?这可以么?”
陈正汇道:“不设统摄全岛的大员就是让流求各县直属中央汉部的地方又不大没什么不可以的。战国时诸侯直辖的郡县都不大只是后来天下一统疆域越来越大箫外郡县数量太多才要割州设路。”
欧阳适听到这里笑了又问:“若是这样到时候你的位置又该在什么地方?”
陈正汇笑道:“若四将军觉得我这建议可行只怕在四将军进入中枢之前我就己经北上为将军铺路了。”( )
来流求的这几个月里杨应麒带来的人非常顺利地深入到全岛各个领域陈正汇和他带领起来的官吏系统非但没有阻挠甚至还很配合!这些人只是很忠实地听、看、问就是现了问题也是转报陈正汇和他手下的官员由他们去矫正和处理半点也没有体现出越权、夺权的意思。
但是这些人还是让杨应麒得到了他最需要的东西:信息!来到大流求岛一个月以后杨应麒便把岱舆县的人口情况、经济情况、治安情况、教育水平和工具水准摸清楚了;两个月以后处于岱舆各个重要岗位的官吏的性情、才能、来历他也大体知晓了;三个月以后杨应麒对这个大岛的了解便不比陈正汇差多少了。然后杨应麒便开始造册列名正式向陈正汇“要人”一一他希望能把一些闲置了或大材小用的人才调往津门任职。辽南三州在迅展中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而杨应麒提出来的候补职位也都是能让人挥长处的实缺这样的诚意实在让人找不到理由来拒绝。
这一切陈正汇都非常配合。调走这一批人并不会对他在流求的行政造成多大的影响就算出现人才缺口他也可以通过向福建方面延引新的人才来填补。而且一直以来他就有一个野心:安排宋人打进汉部内部去从内部改变汉部!当初李阶北行就是他的秘密安排。现在由杨应麒公开提拔那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从杨应麒在流求提拔官吏的这一刻开始辽南和流求的官吏流动便正式化、公开化了!
当第一批南人北上并得到重用以后便会树立起一个榜样让第二批人在奉命北上时心里不存芥蒂。有了第二批就会有第三批第四批!而南人既然能北上做官将来北人自然也能南下当差。虽然南北隔着千里东海但只要有了足够的交流整个官吏体系便会日渐一日地统合起来。
这本是杨、陈两人心照不宣推动着的事情但不知怎的两人心里却都有些不舒服。
“为什么会这样顺利呢?”杨应麒想“四哥和陈正汇都不应该是任人搓圆捏扁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