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页)
过了好久没见阿骨打再下令给杨应麒配婚那等于是把这传闻给坐实了!男人们都在笑话女人们都在叹息。就连汉部的部民遇见杨应麒也是满脸的怜悯。
完颜虎听说以后又是心疼又是后悔这才理解这个弟弟为什么不肯成亲了想要安慰他却不知从而说起。
阿骨打对此事也颇为后悔私下对国相撒改道:“这娃儿!真是可惜。他要是先跟我禀明了就不用搞到现在这么难堪了。”
撒改一边咳嗽一边叹道:“这种事情不到最后关头谁肯出口?老天生下一个人来总没有完美无缺的。他聪明绝顶富贵双全小小年纪便声名鹊起功成业立——可以说是占尽了天下的好处但偏偏普通人有的他没有——这大概也是天意了。”
这个消息不久便传到了津门汉部民众也个个叹息由于萧铁奴三缄其口连折彦冲、杨开远等几个兄弟都对这件事情信以为真。阿鲁蛮听到消息后还特意从曷苏馆赶了过来看他的这个小弟却被完颜虎拦住:“他这些天一直把自己困在房内你现在特意去看他不是给他难堪吗?”
只有远在辽口的曹广弼在听到传闻后暗暗点头心道:“没想老幺居然敢做到这么绝!很好很好。这样他回辽南的理由也不用再另外找了。”( )
大宋宣和元年金天辅三年津门迎来了开港后的第四个交易高峰。
春天关于七将军某方面能力不行的流言虽然在津门引起很大的轰动但这件谈资显然为当局以及民间杨应麒的拥趸所忌因此闹了一阵子之后便走入低潮。随着季风的到来整个津门的注意力也跟着转向——能量庞大的商潮把每个人都卷进去了谁还有空去理会那些和自己关系不大的闲言闲语呢?对升斗小民们来说还是卖力赚钱来得实在。
在北面大金的江山眼见是越来越稳了东京以北的非女真部族之前深受猛安谋克制的骚扰但随着阿骨打一系列休养生息政令的颁布这种骚扰明显有所减轻加上辽南商业的刺激令东京道治下的民间经济获得了喘息与展的机会。汉部商人们打着驸马爷的旗号深入到大金各地既给北国的普通百姓带来了茶和盐也给大金的豪强带来了大宋与津门生产的奢侈品。与之相应鞍山的煤铁、长白山的山货、北地民族的马匹则被运往辽口和津门。这种经济流动对大金各族都是有好处的因此会宁的统治者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宋钱、仿宋钱的使用与汉话的通行越来越普遍类似汉部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不过这种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在短期内也还未曾引起女真豪强的反感。
在南面泉州、明州到津门的航路日渐成熟。大宋朝廷对金国的“推恩政策”让江东、福建的生意人更加安心许多原本偷偷摸摸的走私船也拿到了船引。南来北往的船队越来越大这些船队除了买卖茶马、陶瓷等货物外也捎带着难以穷数的移民。但随着花石纲等暴政的影响越来越深东南民力日渐穷困林翎等人也不知这种因为津门兴起而带来的表面繁荣能维持多久一些商家看到汉部官方对民产的保护较大宋胜出十倍竟然开始转移部分家产在津门和流求营建起第二个窝。
在西面王师中劾倒宗泽、重新掌控登州以后整个清阳港的繁荣又比原先更为变本加厉。这个小港口吞吐货物的覆盖范围不但囊括了京东东路的大部分地区更影响到了京西西路、河北东路和淮南东路。车船的进一步使用、帆布的明以及渤海列岛灯塔的建立更让清阳港与津门之间实现了几乎是全年无间断的沟通津门开始由一个季节性繁荣的港口变成一个全年繁荣的港口。
不过有识之士都看出:津门的经济繁荣其实仰赖的是大宋经济的余晖如果在这余晖消逝之前汉部辖境还未能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那汉部的财政状况将会很麻烦。
交易旺季过去以后津门恢复了平静。清阳港的开通虽然让津门的贸易四季不断但相对于季风来时喧嚣的情景秋冬两季辽东半岛那种恰到好处的繁华更让人感到舒适: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大量的商人们走了而田里的粮食却熟了!在粮食世界性短缺的时代秋收比财更加振奋人心——因为这是生存的基本保障。
不过这一年有比秋收更让汉部老部民更高兴的是:他们的七将军要回来了!
“国主!我呆不下去了!”在会宁的皇宫里杨应麒哭丧着脸对阿骨打道:“整个会宁……整个会宁都在笑话我!”
阿骨打皱眉道:“谁敢!”
杨应麒道:“在你面前他们都不敢可是你不在的时候就个个都在笑话我!就算他们口里没笑心里也在笑!”
阿骨打叹道:“你想太多了。”
“我哪里有想太多?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