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是他就是要放声给外界听?牛根生的万言书其实透露出一个信息,那次聚会上,他做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向在座的企业家要求拆借资金。但凡企业间资金拆借的事情,大多限定在小圈子里运作,断不会向外界高声透露,除非资金之外另有盘算。
牛根生为什么只在一个人数不多,但资金量大的小圈子里落泪呢?因为这个圈子拥有的财富最多,他们也最会运用金融融资手段,在资金筹措上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榜样效果。
但是,解决蒙牛的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看待“毒奶粉”事件。就在牛根生落泪的“饭桌上”,大家也在关心牛根生是否在此之前真的对“毒奶粉”不知情?这个问题太难为人了,说不知情,实在是站不住脚,显然给大众一个死不认错的恶劣形象,说知情吧,个人诚信、良心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假设以企业明星人物的蒙牛管理层请国内在毒奶粉事件中没有关联的优质企业收购,变现自己的股份,图谋做一个隐形投资人,也许对蒙牛来说是件好事。以民族主义悲情绑架他人感情,以图用最小的代价继续获得对蒙牛的控制权,这对蒙牛来讲有害而无利。更何况牛根生把如此众多的企业家绑定在他的战车上,还公告天下。
相信那些承诺给予老牛投资提供资金的同级别企业家,也处于要么不能表现得没有“义气”,以后在这个圈子不好混的无奈,要么也会在资金项下附带其他的利益保障条件,不然,又是为什么呢?连拆借的数目都给透露出来,如果只是倾诉冤情,求得理解,就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牛根生的万言书里,一方面透露他得到了中国最有社会威信的企业家们的鼎力支持,另一方面,他又巧妙地透露出,他的长江商学院的同桌们已经开始大手买进蒙牛的股票,蒙牛股价的上升应该是指日可待。
牛根生太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发给企业家俱乐部和长江校友这个不大不小的圈子的信,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昭示天下了。
很快,流传到市面上的牛根生万言书被蒙牛的有关部门所证实。11月3日当晚;蒙牛乳业向媒体发的声明称;老牛基金会的确曾将牛根生所捐献的其中一部分蒙牛股权(此部分股权占蒙牛香港上市公司4�5%)抵押在摩根士丹利。而“在蒙牛股票下挫后;为避免股票价值波动可能引起被抵押的股票被动出售;老牛基金会通过从联想控股等机构得到类似抵押贷款的方式;解除了与摩根士丹利的抵押贷款。如此看来,牛根生的万言书与其说是忏悔书,到不如说是一次挽救股价的商业行动。
但牛根生为何将股权质押给摩根士丹利;为何又急于赎回?2005年;在老牛基金会成立之后;牛根生将其拥有的蒙牛乳业(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和内蒙蒙牛所获现金红利的49%;全部捐给老牛基金会;牛根生捐赠的还有包括牛根生当时拥有的蒙牛乳业约4�5%股份;以及内蒙蒙牛8�2%的股份,虽然这部分股权按照牛根生的设计,在他百年之后全部捐给基金会,但至少目前,他依然拥有这部分股权的处置权和投资权。
牛根生的眼泪(3)
以当时蒙牛300亿元港币的市值计算;4�5%的股权市值在13�5亿元左右。这部分的股权所获得的贷款数额应该小于13�5亿元,按照一定的折价率,应该贷到不超过12亿元港币;人民币也就10亿元左右。
质押股权以融资;对牛根生来说;并无不妥。但9月16日;蒙牛被卷入三聚氰胺事件;形势急转直下。9月17日停牌前;蒙牛乳业股价为每股20港元。9月23日;蒙牛复牌开盘即暴跌66%。11月3日;蒙牛乳业收于6�65港元。
被质押的股权;让牛根生倍受煎熬。蒙牛乳业的官方声明显示;蒙牛股票下挫后;股票价值波动“可能引起被抵押的股票被动出售”。
为什么4�5%的股权会如此重要。事实上,对于蒙牛这个股权非常分散的公司来说,对此刻的牛根生来说;4�5%的归属就决定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正如牛根生所言;“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面编织谎言;一面张口以待。能不能及时补足保证金;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
境外机构所持蒙牛乳业股权的数量的确已经不容小觑。根据截至2008年11月3日的香港联交所信息显示;摩根大通加上借出在内的所有股权为9�78%;花旗为8�8%;而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则持有4�54%。而此前,蒙牛乳业的相对控股股东——金牛乳业、银牛乳业;一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