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战史,日军在衡阳会战之伤亡人数,为各次会战之冠。而我军仅一万七千余人,战场范围亦仅数二平方公里。都是最大或最小纪录。)
敌国宣布衡阳守军投降,我也人云亦云,未能追究事实经过,竟将我忠勇奋战的官兵,生者、伤者、死者皆打入十八层地狱不能翻身、羞于见人,这是谁的恩赐?“不分是非者”。敌国战史记载,并无我投降的脏字,反而在其记述中云:“互四十余天之激战中,敌人尚无一卒向我投降,实为中日战争以来的珍闻。”
专论“投降”,投降!古今中外种类繁多,有卖国求荣之投降,有保存实力而投降,有因处境险恶被迫投降,有政略性投降,有战略性投降,有真投降,有假投降。投降!虽是可耻的行为,但必须视其投降目的何在,不可一概而论。投降!有的还有其尊贵意义之一面存在,吾人应该详查其真正动机何在,而使评定其是非,岂可皂白不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皇帝因无力续战,为保全国家元气,向同盟国做无条件之投降,而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富强国之一。
昔三国时代,关公(关羽)为维护二皇嫂之安全,被迫降曹,因其为义之一字出此下策。后人认为关公义薄云天武功盖世,尊之为武圣,千百年来受万家香火祀奉。
越南,前为法国殖民地。法国派越南占领军某少将(忘其名),于越南奠边府与越军交战,法军超过了命令规定之守备期,因弹尽援绝,该少将投降越军被囚。后来越政府释放其归国。该少将回国时,法国朝野如疯似狂,用大字标语写道:“我们的英雄回来了”。并非投降者就是英雄。法国政府及其人民认为该少将于奠边府之役,已尽到他职责上最大努力而无责任,因无力继续作战,放弃奠边府被迫投降越军。以现代战争而言,势所必然,否则只有徒增不必要之伤亡,法国朝野是非责任分明。
我第十军之守衡阳,悲惨结局!卖命不讨好,死的死、伤的伤、侥幸生存者,所得到的是什么?一个个都成了“狗熊”,汗颜见人,永远不能扬眉吐气。方军长及周葛二师长决计牺牲小我,拟用我们三人之命,来拯救近万可敬可爱部属生命之安全,出此停战下策,是错吗?还是对呢?愿国人公正评判之。我冒昧武断言之,第十军与强敌血战四十七昼夜,歼敌五万所谓之“大勇”,在无续战能力之情形下,向敌提出有条件停战,来维护可敬忠勇部属生命之安全,可谓之“大仁大义”,我等军师长又错在哪里?关公只不过是仅维护二皇嫂之安全耳,岂能与近万忠勇官兵生命相比拟?向敌提出有条件停战,不是向敌屈服,乃以互惠为原则。如不能达成协定时,则继续作战,敌人亦处于进退两难极端困境,欲罢不能进取不得,在积尸如丘之战地上,敌战场指挥官也极寒心。趁我提出停战之机,接受我条件,藉此结束此战。彼虽提出非互惠条件“缴械”,而我达到主要目的,允于所求,在那种千钧一发之战况下,我全阵地皆在岌岌可危、险象环生中,又无可调之兵增援,随时随地都有被突破之危。一旦阵地一破,我必自乱,乃敌人屠杀良机。只要敌人答允不伤害我官兵,就是要我等军长的“人头”亦毫不考虑的给他,结果,我等军师长有赖条约之维护,沾光于我官兵,得免于死,可是那种被囚禁滋味,以及被人歧视的无形侮辱,在精神上所感受了打击,还是当时死了的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为第十军将士发言(2)
衡阳停战,据传闻敌国宣布衡阳守军投降?其措词如何说法,迄今我尚不详。惟敌国新闻界,曾有“方先觉率师投降”之语,简直荒谬之极,方军长率的是何师?前面曾说过,停战前,班的建制都没有了,各步兵连中残存者仅互不相识之官兵,十人八人耳。停战后,敌解除我武器,囚禁我将领,还故意放纵我官兵自动星散,则更扯不上方军长率师投降了,足证为无稽之言,我军曾参战衡阳之各级官员现在台湾者,最少尚有百余人,皆可作证,证明我言之不虚。
从另一角度而言,若是我第十军彼时还有师之存在,或能称之为师,哼!他皇军则休想占领衡阳,尚不知要战至何日为止。他皇军势必付出,尸积如山之惨痛更高后果。但是,我还是钦佩敌之攻心成功,手法运用之妙,他那轻描淡语投降的几句话,将我朝野脆弱缺乏是非感之心击溃,事后又不追查实情,成为人云亦云之盲从者。
以情理而论,纵然公论为,方军长及周葛二师长有处理善后不当之过失,也只能责备我等三人,我一万四千余伤亡官兵,及三千余侥幸尚存留人间以死与敌相拼之忠勇将士何辜!这些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