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页)
。
便是冥冥中,那不可捉摸的天道圣人道果,看起来似乎也就在眼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孩儿甚至觉得,只要自己将眼前这诸多道则完全参悟,便是超越天道,证得大道亦不无不可。
在其眼中,无论是混沌青莲莲蕊之上混沌雾霭,或是葫芦当中的无尽星辉、大千世界,皆是一般完整的天地大道,完全超越自家前生所悟的残缺离火天道。
是否要完全摒弃自家多年所修习的大道?红孩儿眼中闪烁不已,随着道行的精进,却是越是觉得大劫之伟力,浩荡无垠,而自家不过是在大劫泥淖当中争渡的过客而已。
轻轻叹息了一句,身旁万千道则忽而暴动,围绕着红孩儿飞速旋转,竟然慢慢化作了一个道茧,将红孩儿法体完全包裹其中。
“咔嚓!”
一声脆响,无比厚实的道茧之上忽而出现了一条裂缝,有一道光束从茧中迸发,如同开天神光一般划破混沌,将整片天地再一次照亮,竟然引得一旁青莲与葫芦生出共鸣。
一种堂皇大道天音传响,整片天地像是诞生了一位至高的神祗一般,神圣莫名。随着一阵细密的碎裂之声响起,万道金光迸现,无比坚固的道则之茧寸寸碎裂,而后在那金光当中融为流质。
“哗!”
两道神光从红孩儿眼中绽放,那无数道茧化成的流质竟然被其双目吞噬一空,一种开天的景象再度出现在红孩儿瞳孔之中,更有一道火光迸现,似乎烧灼混沌一般,令得整个世界都开始颤动,不稳起来。
“我本已有大道,何须再学他人?融万千道则于己身,浇筑自身至道。”
审视了一番周围空灵的世界,红孩儿眼中却是露出微微笑意,身上万道神光一敛,复归为平静。
“嗡!”
正在这时候,一阵淡淡的波动传出,便见本来萦绕与红孩儿眉宇间的道道神环忽而光华大作,如同一朵神焰熊熊燃烧一般,中间更有道道诵经之声响起,万千膜拜身影显化。
“人道业力!”
红孩儿见此,却是微微一惊,而后抬头朝向东方天际望去,脸上露出了微微笑意。
东土大汉,南瞻部洲泰山之巅。
满头白发的汉明帝刘庄正率领着麾下数千臣子,在做着一件神圣而庄严之事封禅。
前朝司马迁曾言: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关于封禅,传言乃是起源于上古轩辕时期战神蚩尤,究其真正来源已不可考,虽然说起来只是一场小仪式,但却是历来为皇家所看重,且登山封禅者,莫不是一代明君,功德无量。
而刘庄,西天迎佛,兴建白马寺,使东土之人,闻得沙门**,此乃其功德之一。而后,派遣人手,疏通黄河水患,治理黄河,使得百年之中黄河流域无大灾患,泽被后世,利在千秋,此为功德之二。
更是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平定西域五十国,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乃是功德之三。
此三种功德,任何一朝天子能够得其一已然足矣,而汉明帝刘庄一人获其三,自然是功德无量,受天道庇护,足以封禅。
泰山之巅,刘庄须发皆白,但却面色红润,双目之中神采奕奕,精气神十足,显然是因为人道功德的滋养。
祭天完毕,刘庄却是站起身,对着一旁的班固使了个眼色。
心领神会,班固神色一肃,而后从桌案上取下一张玉旨,朝向四周众人望了一眼。
见得众人皆是神色肃穆的跪拜在地上,却是微微清了一下嗓子,开口念道:“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
“今,我朝陛下有大功德,其一迎佛,其二治水,其三平西域,功德无量,天下太平,东封泰山,更欲以人道正统代天封神。”
“代天封神?”
底下众人闻言,皆是大惊,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天子为人皇正统,代天封神时常有的事,但若是在封禅之时进行,那就不一般了,所封的便是一朝的保护神,镇压气运。
前些年汉明帝曾修建白马寺,导致汉朝气运受损,但后来又经高人指点,通过在邙山之下修建一座上清宫,供奉道门三清,镇住了气运。
在场诸人虽然不清楚,但也有所耳闻,如今天子在封禅之时,提出代天封神,看来便与这般事情有关。
“昊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