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本运作在关键的时刻帮他打通了通往财富的道路。
在采访杨斌时,他一直向《21世纪》极力推荐坐在车后座的欧亚实业财务总监阎闯:“阎闯为欧亚集团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阎闯原来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杨则是其国内客户。两人相识在杨斌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而又无计提升企业规模的阶段。那是1998年以后的事情。
当时杨的足迹已经几乎踏遍了全国,四处扩张,在国内的投资也有十五六家之多,但杨苦恼的是,虽然各个分公司的营业额度年年都在增加,但是却始终难以将企业做到理想的高度。此时的杨意识到了分散投资的弊端,而阎对于杨的作用,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在杨需要集中经营的时候找到了资本运营这把钥匙。
根据《21世纪》得到的资料,1998年,国内投资已经初具规模的杨斌与他的合作伙伴———广东英豪科教集团总裁陈忠联合作,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已经成为沪市A股“广华化纤”()的第一大股东,并在1999年1月将股票名称正式改名为“欧亚农业”,欧亚集团买壳在国内上市。
然而,因为欧亚集团是外资,实际是“欧亚农业”()第一大股东的杨斌在公司中始终只能是一个董事职位,不能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显然与杨做大花卉产业的设想不符。无奈之中的杨斌只得选择了退出,于1999年将自己在四川的欧亚农业花卉公司以2亿元的价钱卖出,随后600672的股票名称也改为“英豪科教”。
阎闯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候发挥了作用。他给杨的建议是,卖出一些企业和资产,将主业收缩到沈阳,集中精力做大荷兰村的项目。而此时的荷兰村项目得到沈阳市政府的支持,规划已经成型,投资预算是18亿人民币,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于是欧亚实业在全国七八个分公司被出售,这其中就包括了用于买壳上市的四川欧亚农业。
这些运作得到的资金依然无法满足荷兰村的资金缺口,而沈阳当地银行的贷款也迟迟无法落实,杨斌和阎闯同时想到了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将欧亚集团的农业项目剥离重组,在香港包装上市。2001年7月17日,一支名为“欧亚农业”(HK0932)的股票在香港主板上市。因为欧亚上市属于国内现代化花卉产业首次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加上公司具有外资背景,欧亚在香港投资界大受欢迎,结果4亿新股以招股价的78倍被认购一空,欧亚募得资金6亿港币。杨斌的资金瓶颈一下子得到了缓解。
“上市募集的6亿港币投入到农业中去,我们集团每年的花卉业务有4亿利润,温室和冷库项目也有7亿利润,全部用来发展荷兰村,”有了钱之后的杨斌显得豪气异常,将荷兰村的面积由3000亩增加到了6000亩,“按照这样的滚动发展,我们完全有能力第一期开发40公顷,接下来再开发40公顷,最终达到100公顷的规模!”
荷兰村内目前的项目包括了农业、旅游和房地产三大部分,杨斌给农业的估价是25亿元人民币,给旅游项目的估价是18亿元人民币。“我们目前的旅游概念非常之好,已经超过了迪斯尼,他们有的我全有,面积还比他们大得多,我们的计划是至少在明年将我们的旅游项目拿到国际股市的创业板去上市,或者是美国,或者是香港。”拥有了资本的杨斌对于未来的雄心更显庞大。
附文5:阳光下的富豪 公众化的责任
(《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10月29日 第29版)
□本报评论 张庭宾
一只黑鲸跃出水面,海将迸喷白浪滔飞,数十只财富巨鲸一起浮出中国经济蔚蓝色海面时,怎样蔚为壮观!这一刻———身家亿万的豪华群族突现你眼前,他们正冲击着,震撼着,搅动着此刻中国人对财富和富豪的复杂情绪:渴求、艳羡、嫉妒和愤怒。
从没有如此多陌生亿万富豪曝露在中国公众面前。与2000年《福布斯》50富豪相比,此次富豪人数增加到了100人,考虑到今年有18人落榜,事实上《福布斯》已经猎取了118名中国的亿万富豪。
尽管对于这些新增富豪,《21世纪经济报道》不是都陌生,但我们依然对一连串鲜见的名字感到新鲜。其中前10位的就有杨斌(第二)、许荣茂(第五)、陈丽华(第六)、吴一坚(第八)、刘汉元(第九)。这使我们的记者有足够的激情在第一时间直击对面采访到新鲜出炉的最传奇、最神秘的中国富豪——最大的黑马杨斌,中国最富贵的女人陈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