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页)
东南亚金融危机(2)
但好日子总有到头的时候,随着冷战和海湾战争的结束,美国国家安全的压力大大减少。1992年,年轻的克林顿击败海湾战争的胜利者老布什成为美国总统,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到发展国内经济上来,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使得美国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领头羊,经济发展迅速。到了1995年,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由贬值转为持续升值。由于美元持续、大幅度升值,泰铢实际有效汇率跟随美元不断走强,削弱了泰国的出口竞争力,1996年泰国出口增长从1995年的24%下降到3%。出口下降导致泰国贸易逆差迅速扩大。1995年泰国贸易赤字达到162亿美元,占GDP比率超过8%。
进口大于出口,就意味着卖出去的东西少,买进来的东西多。由于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是美元,所以贸易的逆差只能用美元来填补。填补这个缺口的美金主要是两个来源,第一是泰国中央银行的美元储备,第二个来源就是外债或者外商投资——外资进入泰国,必须先把美元兑换成泰铢,这样就可以增加泰国中央银行手中的美元。但是这些美元不是白送的,外商手里拿着泰铢,随时可以把它们再换成美元。所以这些美元可以看做是泰国中央银行从外商那里借来的债务。外商毕竟不是慈善家也不是爱国人士,一旦觉得在泰国经济出问题了,就会立刻撤退,泰国中央银行就必须把美元还给外商。
就是在这个时候,泰国政府放松了警惕,为了解决贸易赤字,给外资进入泰国打开方便之门。实际上,墨西哥金融危机刚刚结束,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资金就已经开始不动声色地进入泰国。他们并不是投资于长远发展的工业,而是蜂拥而上,爆炒泰国股市和房地产,因为这些东西可以迅速买进卖出,不用像投资制造业一样必须有较长的资金周转期。在这些资金的冲击下,泰国股市和房地产价格暴涨,造成虚假繁荣,掩盖了泰国制造业衰退,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的事实。
在表面繁荣的假象里,泰国政府没有能够及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进行金融制度改革。任由外国投机者利用手里的价值被严重高估的股票和地产作为抵押,从泰国金融机构获得大量贷款。1996年底,泰国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分别占总贷款的和,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是外资所为。1996年,房地产泡沫破灭,造成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经营状况恶化。1996年6月底,泰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达到1兆7 800亿泰铢,不良资产率达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如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现在,索罗斯开始亮剑了。不动则已,一击必杀,正是索罗斯最喜欢的风格。
1997年2月,索罗斯带领国际游资对泰铢发动第一波攻击,手法仍然和袭击英镑一样,大量借入泰铢,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成美元。泰国中央银行运用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平息了这次风波,索罗斯空手而回。
三个月之后,他卷土重来,除了实实在在的攻击外,还不忘四处调兵遣将,寻找帮手。6月27日的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写道:“像索罗斯这样的大投机家不排除使泰铢贬值20个或者更多个百分点的可能性。”凭借英镑狙击战和墨西哥金融危机中树立起来的“威信”,他的话对全世界的投机者就是金科玉律,于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再次盛传泰铢贬值,全世界的投机资金都被他调动起来,引发泰铢汇率大幅波动。泰国中央银行通过“东亚中央银行总裁会议”的会员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以百亿美元的代价把汇率维持在25泰铢兑1美元的价位。
索罗斯的前两波攻击都以失败告终,但却有效地减少了泰国中央银行的美元储备,并且在投资者心中制造了恐慌,那些以前大举进入泰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短期资金疯狂撤退,泰铢贬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外汇市场出现了连续不断的恐慌性抛售。到1997年6月底,泰国外汇储备下降300亿美元,失去了继续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到了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汇率最低曾达到1美元兑铢,贬值幅度高达30%以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东南亚金融危机(3)
索罗斯深谙“集中优势兵力,个个歼灭敌人”的原则,且运用自如。他的策略就是集中资金全力攻击“四小虎”中最脆弱的泰国经济,彻底击垮泰铢。在泰国政府放弃抵抗,任由泰铢贬值之后,他又利用大众的恐慌心理迅速转战东南亚各国,逐个消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