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页)
。对方有几个成员一看到陆皓山的人在扎营,眼里都有一种异样的光芒,那是一种很慑人的光。就像盯着必死的猎物一样,那嗜杀、好勇斗狠的气质一下子就显露出来了。
袁三点点头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虽说他们马多货多,不过人数方面和我们比较,两者最多是半斤八两,希望他们不要起什么坏心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晚上一定要加强戒备才行。”
“有三哥在,我就放心了。”陆皓山笑嘻嘻地说。
以袁三为首的私家队在辽东,和狡猾凶残的后金激战过多场,经验非常丰富,无论是能力方面还是忠诚方面,陆皓山对他们都很放心。
事实上,陆皓山和袁三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等到饭好菜香、众人准备好好吃一顿的时候,赵军前来禀报,说有人求见,而这求见之人,正是相距自己营地一河之隔,相差不到二百米营地的主事人。
听到赵军汇报,赵余庆眯着眼睛问道:“这个人叫什么,有说什么事吗?”
赵军摇摇说:“来人自称姓黄,是商队的主事人,只是过来就要找族长商量,侄儿不敢擅作主张,还望伯父拿个主意。”
陆皓山和赵余庆相视一眼,然后二人都笑了笑,这不,刚刚还在讨论另一个商队的事,没想到人家直接“杀上门”来了,赵余庆点点头说:“来者都是客,请他进来吧。”
“是,族叔。”赵军应了一声,很快就去招呼人了。
“赵老族长,这些人由你来应对,一会我就扮作你族里的人旁听好了。”陆皓山小声地说。
现在陆皓山的身份是七品江油县令,在上任其间参与茶马交易,要是让人认出,只怕不好收拾,还不如自己在一旁看着事态有什么发展。
赵余庆也想会会有名的“官商”,想看看到底有多厉害,在保护陆皓山方面,他比陆皓山还要着紧,因为陆皓山的能力,正是赵氏一族最缺乏的,闻言马上应道:“也好,你在一旁看着,我来会会他好了。”
两人商议完,陆皓山回营房换了一套普通的衣服,以赵氏一族弟子的身份坐在赵余庆旁边,没多久,陆皓山就看到赵军领着几个陌生人进来,走在最前面的那位,是一个年约三十的中年男子,胖胖的很有喜感,未语先笑,给人一种很亲和的感觉,可惜这些都是假象,在没有开清楚对方真正意图时,一切皆有可能。
“在下山西黄仲,敢问兄台尊姓大名。”自称为黄仲的人边说边笑,说得谦逊温和,笑得人畜无害,一见面就给人一种很友善的感觉。
晋商?
赵余庆向他拱拱手说:“免尊,姓赵,名余庆,四川江油人,这个兄台姓黄,可是出自山西榆次黄家?”
“失礼,赵兄与我黄家有旧?”
“曾和榆次的黄云发有过一面之缘,你们二人的关系是。。。。。。。”
黄仲一脸正色地说:“正是族兄。”
“失敬,失敬,原来是碰上故人了。”赵余庆笑着说:“来,请坐,赵某最佩服你们山西的晋商了,头脑灵活,能吃苦,那买卖做得一个比一个溜。”
“呵呵,赵兄抬爱了,这乌思藏宣慰司原来是生蕃之地,赵兄不在家休养,还千里走商,黄某才是佩服你呢。”
赵余庆和黄胜文两人在相互吹捧,而一旁的陆皓山却是陷入沉思,黄云发,怎么这名字这么熟悉呢?记得在哪里说过,但一时间想不起来。
突然间,陆皓山脑中灵光一闪:八大皇商,对了,就是他。
山西终年少雨,土地贫瘠,百姓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行商,四处奔波,凭着山西人聪明、能干、勤劳、诚信,造就了百年晋商的传奇,其独特的经营文化也倍受后人称道,树大有枯枝,家大有败儿,这晋商里也有一部分为了利润,干一些损害国家的勾当,以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为首的商人,在明末时暗中和后金通好,大肆勾结,以损害大明的利益大发横财,要是没有他们,说不定后金都捱不过小冰河时期的饥荒,而后金取得天下,建立满清后,就把他们八人封为八大皇商,算是对他们在建国时作满清作出的贡献。
黄云发,正是八大皇商之一,陆皓山对这一类汉jian最痛恨,只看了一次就记了,没想到,在这里看到黄家的人。
难怪袁三说那个商队有问题,估计是弄一点茶货进入乌思藏宣慰司后,就在地广人稀的地方,挑一些实力弱的下手,一边赚钱一边黑吃黑,这样一来,他的利润以不丰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