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3/4 页)
粮也早就吃完了,现在只盼着能找到一家小酒楼充饥。这次来杭州,他把家人,下人全都留在了京师,他们只有在京师才会安全,从朱一刀的描述里,秦密已经猜到了这里局势的困难,还是自己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的顾忌。更何况京师之地较起杭州来要复杂的多,又有锦衣卫东厂,还是安全的多。
“站住!”守卫辕门的队官走了上来,上下一打量秦密,张口问道:“干什么的,没看见这是巡抚衙门么?!”
秦密不慌不忙地拿出吏部的官牒递了过去。
队官尽管不识字,但还是认识那方朱红的吏部大印,态度便没有之前那么生硬了,不过还是高傲地道:“哪个衙门的?”
“淳安知县,前来参加会议。”秦密不想与他多说什么,说的再多也没用,自己又是新官上任,还是低调点好。
“淳安知县?”队官怀疑地仔细上下打量着他,又看了看他的身后,招来身后一人道,“看你这模样……似乎不是当官的吧?咱可提醒你了,伪造吏部官牒可是要掉脑袋的!”
“你把官牒拿给何大人看看不就知道了?”秦密有些好笑,又有谁会伪造吏部的官牒,伪造来有什么用?
“混账!何大人是你想见就见的?轰出去!”队官显然觉得被一个乡巴佬鄙视有些丢脸,周围一圈的军士们看向他的脸上都有些嘲讽的笑意。
“谁敢?!”秦密突然变了脸色,对着天空拱了拱手,黑着脸对队官道,“本官乃是朝廷指派的官员,又怎么会欺骗尔等?倒是诸位,好大的威风啊!朝廷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作威作福的?”这番话倒把队官给说愣住了,身后的军士们也惊讶地互相望望。就算是淳安知县又怎么样?这可是省里,就算咱不能威风,也轮不到你个芝麻大的小官来教训老子!队官愣了片刻,一股煞气顿时让他的脸有些扭曲,眼瞅着就要拔刀。
“且慢!”从辕门里跑出一个书办,也是上下打量了秦密一眼道,“你可是新任淳安知县秦密?”
“正是。”秦密盎然答道。
“让他进来吧!”书办却没有再理会他,而是对着队官挥了挥手。队官惊讶之余又藐视地瞥了秦密一眼,恨恨地让到了一边:“请吧!大人!”
衙门大了,门房也是分左右的,虽然都是让侯见的人休息,却也有品级之分。秦密进了大门,便被那书办给领到了右边的门房,里面空空荡荡,只有靠墙的地方放着一排长条凳子。
“你且休息罢!等到开会了自然会通知你!”书办硬生生地扔下一句话掉头就走了。
这里有灯却不怎么亮,不过秦密也不怎么在乎,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便随手从包里拿出了这一路上他所见所闻的记录。尽管是走官道到的杭州,却还是要穿过不少的乡镇,他时不时地走下地去跟那些农户们交谈几句,然后看一看地里的桑苗,继而把自己的所见记录到纸上。改稻为桑进行的很不顺利,农户的抵触情绪很大,绝大部分都是被逼着改的,都是些老实巴交的人,官府派出兵丁一吓,便老老实实地照办。可是改种了桑苗的桑农们无一不是愁眉苦脸,家中的余粮不多,现在改种桑苗,就意味着必须要吃老底了,况且桑苗一多,还能不能按照之前的市价售卖,谁心里也没底。只是有一点却是大家谁也没有想到的,原先说好的是以八石一亩的价格买田,可那些大户却以每亩七石的价格买了去,还威胁这些桑农,谁要是不卖,就是故意违反国策,就是刻意跟大明过不去,谁就得坐牢!
可怜桑农们家里能有几口人?还老的小的一大堆,若是真进了牢房,这一大家子只能喝西北风去。没了当家人,这日子也就没法过了。带头闹事那是更不可能的,那就意味着一家老小都得受到牵连,是要被诛九族的!秦密的心中后怕不已,幸好农户们的家中尚有些余粮,还能撑上一阵,若是连余粮都吃完了,那就只能等着挨饿了;挨饿的农户们一多,能走的路,也只有民变了。
远远地,看见了辕门的气派,于新武便喝止住了马队,从马车上钻了下来,对众人道:“留两个人在这里看着,其他人先去知府衙门吧!”说着便径直往辕门口走去。
把守辕门的队官已经摸清了今晚这个会的路数,看着迎面走来的这人气质极为儒雅,便已经猜出了个大概,满脸堆笑地问道:“请问是哪个县的?”
于新武没有兴趣跟一个队官较劲,也不说话,直接从怀里掏出了官牒。
“进”看着那朱红大印,队官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只是觉得自己态度不能再那么嚣张了。
走进大门却无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