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道这个仗会打到什么时候;就去预先买好一些吃的储备着;以防万一这城围得久了;城中粮食会不够啊。〃
我听了才消了怒气,点点头;觉得她们说得果然有些道理;未雨绸缪总是不错的。我又去看了其他的袋子;大米;面粉;鸡蛋;盐;油等等;应有尽有。我称赞了一声;道:〃你们做的不错;但这些恐怕还不够;你们放好后;赶紧再去买一些来;越多越好。还有;这些东西;都要找个隐蔽的地方藏了;知道了吗?〃
那些女仆听了;连连点头应是;放下手里的大包小包后;又一阵风的跑出去了。过了一会;又是人人大包小包的进来。等她们放下后;我又叫她们再去;只听她们道:〃公子;这是最后一批了;大米;面粉;油;盐等都买不到了。听说这些东西以后都要实行管制;只能限量购买了。〃
我听了暗道一声侥幸;还好她们见机得早啊;抢先了几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呀。便道:〃既然限量供应;以后你们派人天天去买就是;这些先存着。〃那些女仆齐声应是各自拿了东西去放好。
卷二第二十四章攻心之论
今天是围城的第二天。昨天城外的大军并没有发动攻城。今天现在已近晌午,仍然没有要攻城的迹象。
在翰林院中,那个刘翰林还在那里高谈阔论,但听他讲的人少了不少,一是有些人逃出城去了,一些是已经托病不来了。也不知是真病还是假病。我也打算明天请病假,毕竟待在家里舒服多了。
有人问他道:“刘翰林,你说这城外的敌军两天了,怎么就没一点动静呢;你不觉得奇怪么?”
刘翰林瞪了他一眼,道:“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城外的汉月军这两天按兵不动,依我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哦,什么原因啊;你说说看;看说的对不对。”那人催促道。
刘翰林慢条斯理的道:“第一个原因,我想大家也可能猜得到的了。就是我应天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汉月国的军队远来疲惫,是不适合急于攻城的了。而且此刻应天城已经被他们围住;他们更没有必要急在这一天两天了。”
“不错不错,这个白痴也知道的啊;还有呢。”众人问道。
“这第二个原因嘛,我认为是汉月国的两路大军初合,自然还有许多调度配合,情报信息方面的事情要作。而且我猜想汉月国这两三天的军事重点应是扫清我应天城外围的一些军事据点。特别是西南的太平关,这样以阻止我勤王的大军北上。至于攻城,倒不是显得很迫切的。”
刘翰林缓缓说道。
“刘翰林,怎么感觉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跟我想得一样啊!”众人纷纷附合。
“至于第三个原因嘛,”刘翰林看了看周围的众人,道,“却只是我的猜测了,并不能当真的。”
“想不到你还有第三个,先说来听听,我们不当真的。”众人纷纷嚷道,要那刘翰林说出来。
刘翰林清了清嗓子,道:“这第三个原因,依我看来,汉月军围住应天,也许军事重点并不在攻城。毕竟应天城是大陆有名的坚城,要强攻是要付出很大伤亡的。而且汉月军虽有四十多万,但比起我城中的二十多万守军来,只不过略略多了一倍。兵法云:三则围之。所以说汉月军从兵力上来讲并没占什么优势。”
众人听了觉得奇怪,纷纷道:“你说那汉月军不攻城,难道他们是来围着我们玩的啊?你是不是说多了,脑子犯糊涂了?”
刘翰林解释道:“我并没有说汉月军不会攻城,而只是说他们的军事重点不在攻城。依我看来,他们可能会采取攻心之策。毕竟城是由人来守的,即使再坚固的城,如若守城的人失去了斗志,要攻破也不费吹灰之力。所以我看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倒在于两方的机谋策略和意志考量上了。”
“攻心?”众人听了若有所悟。
刘翰林见众人低头沉思的模样,不由得脸现得色。他刚才说出的这番话,也只不过是照搬了史上一个有名的围城的例子罢了。于他心中,倒不是十分的在意是否切中了事实。心道:想不到此番这些人倒这么容易的被唬住了。
为了扩大战果,他继续道:“大家都知道吧,也都该听过一句话吧。那就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越是坚固的堡垒,就越是如此。不要跟我说你们没听过这句话啊。不过现在我华炎应天军民此刻都万众一心,誓抗外侵,汉月国再有什么阴谋诡计也是枉然的了,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了。”
众人都纷纷点头,赞那刘翰林说得有理。都道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