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页)
娘说陛下的意思是正好趁着这个时候出发。”
林氏连连点头:“也好,那你家主子呢,她可也是跟着一起?”
她原本还担心女儿得留在宫中前途未卜,却没想到皇帝居然同意皇子生母随行,这无异于意外之喜。在这乱世之中,女儿能不能当皇后,孙儿最终能不能当上皇帝,她已经不去考虑了。林氏很清醒,就算小朝廷到时候能平安抵达澹州,会不会被羌国顺手灭了还是两说,在这种情况下,被立为皇帝才是一种危险。
所以她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女儿和外孙能平安无事。
谁知道心堪堪放下,翠雀却说了一句话:“娘娘说,她不会随行。”
☆、母子离别
林氏如遭雷亟,愣了半晌,才道:“你说什么?”
翠雀把话又重复了一遍。
林氏惊道:“这是为何?!难道,难道是皇上那边……?”
翠雀蹙着眉头,脸上也不掩焦灼,声量又压低了些:“娘娘说要留下来,伺机出宫,至于五皇子,”她凑到林氏耳边,“娘娘希望夫人能帮忙,把五皇子也安置在城中某处。”
林氏简直不知该如何反应了,任她再精明冷静,也过了许久,才找回了声音:“她是怎么想的?”
若换了旁人,林氏定要以为她不知好歹了,但是这个女儿,她却很了解,刘海月既然这么说,那么一定有她的理由。
“娘娘说,南下路程遥远,一路即便有军队护送,也未必安全,兼之目标太大,有心人想下手的话,不会找不到机会,所以与其千里迢迢跟着南下,不如继续留在京师,隐于民间。这里是上京,更是五朝古都,即便将来羌国破城,也不会像对永州那样粗暴屠戮,五皇子也会更加安全。”
“……”林氏静默半晌,苦笑道,“她自小就有主意,可这次冒的险也太大了!若被皇上知道,又该如何?”
翠雀道:“娘娘说她会向皇上主动提出留下来,如果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自会想办法出宫,娘娘这些年的经营没有白费,想要出宫并不是很难,主要在于五皇子那边,想要蒙混过关不容易,娘娘又不可能拦着不让去,所以想让夫人……”
她如此这般说了一番,林氏听罢道:“也罢,既然她都筹划好了,我自然没有不帮的道理。”
翠雀拜道:“多谢夫人!”
林氏嗔道:“谢什么,那是我女儿,她有事,当娘的能不尽力吗?”
翠雀道:“娘娘还有话让奴婢转告夫人,如果老爷和夫人也要跟着这次的大部队南下的话,最好装扮穿着尽量朴素一些,以免招人耳目,毕竟乱世之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逼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林氏点点头:“我省得,你回去让娘娘放心。”
刘海月不想五皇子随行南下,是因为皇子这个身份本身就足够惹眼,虽然现在皇帝还没有公布储君,密诏就在太后手里,可一旦上京这边沦陷,三个皇子立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到时候即便有禁卫军护持,也未必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再说这世上杀人的手法多得是,未必都要明刀明枪的来,若是近身侍女太监下个毒捅个刀子,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刘府不一样,刘少卿只是一个五品官员,即便全家随行,只要不露财,别引人注目,跟着大部队南下反而是最安全的,所以刘海月并没有劝父母留下,毕竟她也不知道这场战争究竟会打到什么程度才结束。
建章宫内,刘海月搂着赵与嘉,泪盈于睫,满是不舍。
倒是早熟的赵与嘉反过来安慰她:“娘不用担心,我会好好的。”
刘海月这些年下来,早不是那等伤春悲秋,临时哭啼的女子,闻言便眨去泪意,殷殷嘱咐:“外头不比宫里,没有人把你当高高在上的皇子看,娘知道你早慧,行事自有分寸,可还是忍不住叮嘱一二。现在世道混乱,娘不让你随着太后南下,也是为着你的安全着想,你不会怪娘吧?”
皇帝现在三个儿子,照刘海月的推论,那道密诏上,十有八九是赵与嘉的名字,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南方小朝廷的皇帝可没有那么好当,赵与嘉再聪明也才五六岁光景,很容易就会为权臣把持,大权旁落,又或者被宦官欺瞒,要光复故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被弄死在皇位上的可能性倒是大得很。
再看史书上,南宋也好,明末也罢,那些失去了国家自立小朝廷的统治者,从来就没有一个最后真能收复失地的,他们还都是成年人呢,刘海月是万万不会让儿子去重蹈覆辙的,宁愿他在民间平平安安长大当个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