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页)
择,都城象征着一个王朝的命脉,轻易不可变更。从人心上来说,都城变更,大家心理上对王朝的归属感也会随之减弱。从风水上来说,都城在选址之初,本来就是一个王朝的龙脉所在,你如今想要挪个位置,还能不能找到另外一个风水也一样好的地方?万一找不到,原来的都城又被别人占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江山也保不住了?
于淑妃不知道现在朝廷上因为这个事情已经快闹翻了天,自从内阁次辅提出迁都的建议之后,朝廷上下大小官员现在整天就围绕着这个命题在争论,仿佛连战况都可以放到次要的位置——当然,只是仿佛而已,如果仗打败了,那连吵都不用吵了,大家直接收拾包袱殉国或逃命去吧。
“皇上怎么说?”于淑妃迫不及待地问。
梳云道:“奴婢不晓得,小顺公公也只是透露了这么一个消息,听说现在朝廷上的大人们各执一词,争得厉害呢!”
“那些酸儒!”于淑妃撇撇嘴,“现在后宫里有谁知道这个消息了?”
“兴庆宫,未央宫,建章宫怕是都听说了。”梳云回道。
于淑妃冷笑:“她们的消息一贯灵敏!”
梳云没有说话,她在等着于淑妃进一步示下。
只听得于淑妃道:“你继续去打听吧,有什么消息随时回来禀报。”
“是。”
梳云领命匆匆离去,于淑妃原先强装的镇静一下子崩塌了。
“簪星,你说皇上不会真的决定要迁都吧?”
簪星宽慰她:“娘娘勿忧,退一万步说,就算真的要迁都,您作为太后之下的后宫第一人,是势必要随行的。”
于淑妃被她这样一说,不仅没有得到安慰,反而更加忧心忡忡了。
“皇上怕是不肯迁都的。”
“为什么?”簪星吃惊道。
“为什么?”
未央宫内,红泥同样问了这个问题。
相比于淑妃依靠直觉来判断皇帝的思路,刘海珠显然更加擅长分析。
“因为皇上爱面子。”刘海珠淡淡一哂,“你们想想就知道了,当年刘海月那个事情,她证明她自己是清白了,最后皇上不也没拿我和于淑妃怎么着,因为他不想丢那个脸。迁都可比那件事大得多了,那等于是丢弃了祖宗基业,以当今皇上的为人,是断不肯这么做的,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若是迁都,可以想象,往后史书上必然留下浓墨一笔,对此大肆贬斥。”
事关主子和刘修仪的恩怨,红泥和绿蚁面面相觑,明智地保持了沉默。
所幸刘海珠也没有要她们应和的意思,她说完这段话,顿了顿,吩咐道:“红泥,你去加紧打听,如果皇上真没有迁都的意思,那我们就要早作打算了。”
红泥小心问道:“主子,作什么打算?”
刘海珠睨了她们一眼:“难道你们想陪着殉国不成?”
红泥和绿蚁被吓得脸色惨白,前者期期艾艾道:“主子,真,真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了吗,大梁不是天下第一强国吗?”
刘海珠摇摇头,神情意外地出现一丝迷茫,这个问题不单是她,就连许多人都无解。只能说上天给大梁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原本偌大的帝国被偶然打开了一个缺口,结果这个缺口的裂缝越来越大,以致于最后无法收拾。
“照我说的去做就是。”
☆、沧海横流
赵容熙的心情很糟糕。
今天早晨他才刚刚去了一次太庙,告祭祖先,向大梁历代先帝禀报了目前的局势,并且为自己在位期间出现这样的事情而忏悔。
他在太庙里独自待了一个时辰,宏伟的建筑和历代祖先的牌位使他稍稍平静下来,但是心情仍不见好。
作为一个没有打算当昏君的皇帝,他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一个帝国,会突然变得危机四伏。
赵容熙为周惠元的渎职感到愤怒,更为边将的腐败感到痛心,但是此时此刻,他能做的,既不是把已经死了的周惠元鞭尸,也不是大肆整改军事制度,而是只能希望大梁军队能够抵挡得住北蛮、羌国、叛军三方面的进攻。
假如他有太祖皇帝的一半雄才伟略,又或者有武皇帝一丁半点的军事天赋,局面兴许也不是现在这样了。
赵容熙叹了口气,有些自怨自艾。
登基以来,他战战兢兢,从无一日懈怠朝政,他也觉得在先帝的诸子之中,自己是当仁不让的佼佼者,就算没法开创一代伟业,怎么也算是一位明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