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4 页)
真是激情如火,不仅一边努力编甲,一边还考虑着怎么样能改良藤甲,顺带给自家的堆仓底的货找条出路?
第二个想出改良之策的是丝绸铺的掌柜,这老小子眼花手抖,自是拼不了速度,可走南闯北多吃了几年咸盐,自然见识也比其他人强些。钟掌柜提出,这甲里是不是能衬上三五层叠起来的丝绸?据说北方有部族往往抢掠征战之时,在甲内穿上好几层丝绸内衣,为的却是防箭伤,即便被透甲而入的箭射中了,厚厚的丝绸内衣也能使箭伤浅而易拔。试验之后,他家的铺子里被抢烧剩下的残匹自然也找到了好出路。
第五日上,胸式藤甲已编出了二百多件,一大半羯胡营众都喜滋滋地在皮袄内换上了轻便的藤甲,更有甚者连睡觉都舍不得将这好物脱下。至此制甲事业完全上了轨道,一干匠人迸发了所有主观能动积极性,根本不需阿满大人在旁指导,便能源源不断地编出各式好甲来,除了每晚入空间砍藤泡药,满菊总算是能脱出手来稍歇一歇。
忙了这些日子,除了第一日进城之时走过主街,后来又跟着慕容去了趟城守府,满菊居然还未曾出去走走,一来是忙累,二来也是对主街的凄凉之状心有余悸,不忍再睹。这一空下来,听推寅说街面已整治得颇为干净,幸存百姓也大多被划地而居,满菊心中一动,倒有些想去探班看看慕容的工作了。
陀陀暂掌临时营地,脱不开身,便吩咐推寅带着阿满去找慕容,说是大人此刻应当在主街旁新设的伤兵营中忙作。满菊应了,带着刚长了点嫩茬茬发根胡须的推寅,一步三晃地出了门。
刚出院门,便见到几个骑士行色匆匆在主道上疾驰而过,瞧那风尘仆仆的焦急样子,绝不会是露布飞捷的报喜,也不似几百里加急的制式军情驿马。满菊眉头一皱,给推寅使了个眼色,低声道:“跟上去瞧瞧。”
推寅睁大眼,使劲点点头,一个箭步兴奋地蹿上前,跟着那几骑疾奔的方向走去,满菊也忙跟上。
飞骑去得远了,看方向却是祖逊住的城守府。
难道真是军情,马上又要开拔打仗了?满菊紧锁眉头,实在是对战争厌恶之极。
没等多久,推寅一溜小跑返回,急喘着回复阿满大人:“天使!天使要来了!”
“啊?!什么?”满菊一楞,不会吧?这世界难道真玄乎了?还有天使要下凡?没等她揪过推寅细细察问,却见一里开外的东门处似乎遥遥乱起,几百兵士围拢聚集在门口,拦着一队车驾。几声厉喝随着马鞭响起,正挡在那队车驾正前的兵士被抽得满地滚葫芦,人群缓缓分散开来,让出一条宽道,一队华盖锦绣的豪华马车缓缓地开进了满是残垣断壁的破城。
想起推寅说的天使,满菊心头一动,想起了中国历史上对天使的另一种解释——天朝使节,推寅大约是将朝中传旨使臣误听成了天使。如果她猜得没错,这队车马就应是这位不速之客的车驾,朝廷的使臣此刻追上远征之军,可绝不会是什么嘉奖抚慰之令。祖逊要有麻烦了。
满菊想了想,说道:“走!到城守府去看看热闹。”若有何变异,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可是应变的不二法则。
“好!”推寅对满神的吩咐绝无二话。
等两人赶到城守府附近,却见一大群百姓在围在城守府外哀号不止,声声哭喊:“大人,祖大人,万勿弃我等而北进啊!”
“大人春荒四起,蛮酋若再来报复,城破又无守军,老小再无活路啊!”
“求大人开恩,分些兵士护我雍城父老南迁,吾原奉上半数身家,只求大人一令。”
“大人大人,开恩啊……”
老老少少围府哀求,声声泣血,满菊带着推寅缩在角落里,只听得心下凄然,大军要继续北伐的消息应是已在城中传开,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大军真的要将这半城百姓弃于身后?
祖逊在城中并未得到正规补给,粮草军械重库在拓跋部弃城而逃之际已焚毁殆尽,虽说“就地征发”之后尚可维持大军十数日所需,戮力一战,但城中幸存百姓却是元气大伤。
这孤城祖逊不可能守,也无法守,北进之策,第一步要吞的便是游牧在周边的拓跋部附依小族,以战养战,将拓跋部的羽翼耳目连根拔起,再直捣胡虏王廷所在,功成一役。功过是非,只由后人评说,这半城的百姓于他而言,此刻便是最大的累赘。
哭号声中,城守府门大开,祖逊带着几十个亲卫从正门走了出来,一干厮杀汉子的血腥威风顿时压倒了号哭之声。祖逊走上几步,站到跪地瑟瑟而抖的百姓之前,凛然道:“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