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1/4 页)
干,遭受皇上的训斥,崇祯五年因病请求致仕,得到批准,在离开京城的时候,再次给皇上奏折,认为皇上的身边都是小人,皇上应该亲贤臣远小人,这个奏折激怒了皇上,被皇上定位滥举逞臆之罪,意思也就是说黄道周胡乱猜测,诽谤朝廷官员。
因为被定罪,故而已经准备离开京城的黄道周,险些被投入到大牢之中,后来还是皇上考虑到黄道周之前的贡献,故而将其贬为平民,革去其一切的功名。
黄道周在返回家乡福建的路途之中,路过浙江,应浙江诸多读书人的邀请,曾经在余杭专门讲学授课,后来回到家乡福建的漳州,同样是在紫阳书院聚徒授课。
后世对黄道周的评价非常高,黄道周被标榜为儒学大师、文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但也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认为黄道周非栋梁之材,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颜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事无补。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黄道周只是能够夸夸其谈的理论家,根本没有什么实际能力,不能够扶危济贫,也不能够挽狂澜于即倒。
就是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穿越这么多年的郑勋睿,根本就没有见过,想不到这一次,黄道周居然为山阴帮帮主徐吉匡说情,而且是委托徐佛家前来说情。
黄道周是东林党人,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也就能够解释了,黄道周为什么清楚徐佛家的过往,因为这里面有钱谦益牵线搭桥,告知过去的一切。
郑勋睿沉思的神情,被徐佛家注意到了。
徐佛家很安静,看着郑勋睿。
郑勋睿反应过来了。
“徐妈妈能够告知我这些,我很感激,想必这位黄道周老爷子,也到淮安来了,他肯定想知道徐妈妈此行的效果如何。”
徐佛家脸上露出了吃惊的神情,黄道周的确来到了淮安,毕竟黄道周当初千叮嘱万叮嘱,要求她保密的,所以她没有说出黄道周就在淮安的事情。
“徐妈妈可以告诉黄老先生,我对他这样的做法,不是很感冒,既然是想着为徐吉匡说情,大可自己前来,没有必要麻烦徐妈妈的。”
徐佛家的脸微微有些红,低下头,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郑勋睿慢慢走到了徐佛家的面前。
“徐妈妈,黄老先生在南直隶和浙江一带的威望很高,我知道你是不好拒绝,谢谢你能够告诉我这些,不可以给黄老先生带话,就说我等着他,有些事情,我很想和他当面谈一谈,也看看黄老先生的学问究竟如何深奥。”
第三百三十一章黄道周其人
史书上面所说的根本不可靠,一切都要依靠自身的判断,这是穿越之后的郑勋睿得出的真实感受,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且不说清史之中对于周延儒和温体仁奸臣的定型,就说其中对于刘宗周等人的称赞,这在郑勋睿看来,其实就是那些东林党人投降满清之后,为了自身利益做出的诸多判断,因为他们需要掩盖自身的丑行,需要推卸自身导致大明王朝轰然倒下的责任,所以他们笔下的历史,某些方面是扭曲的。
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郑勋睿的接触虽说不是很多,但他还是有着自身感受的,所谓官场如战场,特别是在皇权之下的官场,相互之间的博弈和斗争更加的激烈,周延儒和温体仁不过是在这样体制下展开一些博弈的,这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可在后来的历史之中,这成为了最大的罪状,甚至大明轰然倒塌的责任,也落到了两人的头上。
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不是特别有能力的帅才,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两人兢兢业业做事情,那是不能够完全否定的,相反看看那些一心想着守正的东林党人,为了自身的利益,毫不犹豫的在朝中大规模党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让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富得流油,却让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直接动摇了本已经千疮百孔的大明的天下。
基于这样的态度,郑勋睿绝不会迷信黄道周,而且黄道周要求徐佛家出面,为山阴帮帮主徐吉匡说情,已经让郑勋睿的内心有了鄙视的感觉,如此的大事情。居然要求一个女人、而且是青楼女子出面,黄道周难道没有觉得脸红。
徐望华进入东林书屋的时候,郑勋睿正在看着桌上的文书。
放下文书,郑勋睿直接开口询问了。
“徐先生,想必你是知道黄道周老先生的名气的,可否说说对黄老先生的看法。”
徐望华愣了一下。没有马上开口,而是低头稍微沉思了一下,这个过程之中,郑勋睿也没有开口催促,从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