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3/4 页)
的便是女娲,只是他到处打听,却怎么也打听不到女娲的消息,女娲好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现在她却托骊山老母送来招妖幡,阿诚也是有些奇怪,也想起了跟骊山老母打听起女娲的消息来。
骊山老母听了阿诚问后,却是终于变了脸色,变得有些沉重,她叹了口气道:“女娲娘娘自补天之后,功德圆满,已经退隐火云洞,和三皇一样,不再过问世事了。”
见骊山老母有些不自然,或者说有点言不由衷的样子,阿诚却是心中生疑,紧问骊山老母,骊山老母被逼问不过,便一一跟阿诚说来。
原来当初共工与祝融大战,不胜后恼羞之下撞断了不周山,才引来天崩地裂,洪水泛滥,世降天火,而当时她和祝融之所以战斗,却是因不服女娲所致。
当年女娲因为造人有功,继承了皇位,可那水神共工却是不服,说要和女娲比试本领高下,女娲便令祝融迎战,而共工与祝融大战失败之后,一怒之下,去撞断了不周山,给世界引来了大灾难。(见《路史·太吴记》)
女娲见世间万千生灵包括她新造出的人类承受如此灾难,只怕不用多久便会悉数灭绝,又因她觉得这件事也有自己的过错,所以便开始炼石补天。
女娲补天之后,得到了人类以及世间诸多生灵的感恩戴德,声誉也一时无二,只是却引来了三清和天庭以及新崛起的西方教的不满。
说来,当年女娲正是封神之战的导火索,但等封神之战结束,她却是两边不讨好,通天不用说,因为封神之战势力大损,自然记恨女娲,而得了最大便宜的原始却是野心勃勃,他和老君正在努力培植天庭的势力,想借天庭完全控制三界,自然就千方百计想要打压女娲的势力,还有那西方教也就是现在的梵界,自然是乐得又捡个便宜,便与原始他们联合了起来,借口女娲无德,才引来神明不服,招至天灾,隐隐要逼迫女娲退位。
当时封神之战不过几百年,女娲见如果自己硬是不肯退位,只怕又会给三界带来一场巨大的浩劫,也是索性退位了去,学着伏羲他们,隐居火云洞,不再过问世事。
当时她正是在还没化身的猴子旁边坐了三天三夜才无奈之下做出了退位隐居的决定,因此离开时也才会跟猴子说那些话。
阿诚是听得头昏脑胀,他没想到自己化身之前还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不过虽然对诸多事情总算有了大致的了解,他还是有些奇怪女娲为什么还给自己留了招妖幡,于是便又问道:“那女娲既然已经隐居了,为什么还要你把这招妖幡拿来给我?”
骊山老母解释道:“这招妖幡是女娲娘娘隐居前托付给我的,她好像算准了你会出世,便留下了这招妖幡给你,当时她说这是她欠妖族的,希望能够用此招妖幡弥补一二。”
原来当时女娲退位时也无多少的遗憾,不过却还有一个不放心,或者说还有点担心的是就是妖族的未来。
自盘古开天地后,先是巫妖两族兴盛,结果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巫妖两族展开了惨绝激烈的大战,一些祖巫大巫以及上古大妖纷纷陨落,当时做为妖帝的女娲却并没插手,她对于妖族的争强好胜也有些失望,便用无上法力造出了人类,巫妖两族大战后势力大损,并一蹶不振,人类却开始渐渐兴盛。
巫族且不多说,因为人丁稀少,早早就归附了各个势力,已是族不成族,名存实亡,到了后来更是几乎完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那妖族虽然大神通者不多,数量却是不少,无奈随着人类兴盛,也一直遭受着人类的压迫,就像在封神之战中,通天手下弟子多是妖怪修炼而来,却几乎满门覆灭,之后一直到现在,始终没有出头之日。
本来女娲新造出了人类,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人类身上,因此当年封神之战中,她也是偏袒了人类,只可惜她到了后来却发现,人类也好,妖族也罢,其实并无本质的区别,妖吃人,人吃兽,都大多为了生存,若论心性,许多人类之无情自私,好勇斗狠,只怕也绝不输于妖族多少。
也就是说人类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只因个体实力弱,单靠某个人,并不能太过左右历史,所以他们缺点也并不是太过惹眼,而妖族实力比人类强,许多缺点也被大大强化。
而且随着人类数量越来越多,舆论也占着优势,人族利益至上也变成了至理,妖族乃至其它生灵也就像过街老鼠,越来越声微势弱。但站在不偏袒任何一方的立场上说,人类的危害也根本不输于妖族。(不管女娲当时有没有清晰地预见到未来几千年后,就说现在,如果人类再这样自私自利的生活下去,不顾后代也不顾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