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得来的雅号。
清醺肥狞忆兰州
中国以农立国,南方用水牛耕田,北方用黄牛犁地,所以无论南北
除了少数省份外,大都不吃牛肉,家规严谨的人家,甚至不准牛肉进
门,因为耕牛辛辛苦苦给我们忙了一辈子,到头来,列鼎而食意良不
忍,因此禁吃牛肉。台湾光复之初,一般人家多数也是不吃牛肉的,牛
肉只有洋伙食房才有得卖,想吃碗牛肉面只有光顾桃源街几家面馆
了。当时牛源来路不畅,肉则时好时坏,那几家面馆也没有一定标准,
食客们也只好但求一饱馋吻,什么黄牛水牛、不管三七二十一,有得吃
就算啦。
我的朋友中,有一位特别喜欢吃牛肉面的告诉我说:“台北龙山寺
圆环附近,有一家专门卖牛肉面的摊子,世代相传,已有百年历史,汤
清肉嫩,不加味精,始终保持原汤原味,允推台北市牛肉面中上选。”笔
者有一天特地前往寻访,可惜圆环附近这类吃食摊星棋罗列,不知究
竟谁是百年老摊。由于无法遍尝,只好颓然而返,等找到识途老马,再
去品尝。
台北市的牛肉面,经过好几位知味者品尝,一致认为万岁餐室的
牛肉面不错,照台湾一般水准来说,他们几位的品鉴当然颇为允当,可
是您要是吃过甘肃兰州马保子牛肉面,一比较就分出等次_『。
民国二十一年,政府正准备开拓西北,财政部特派税务署长谢祺
先到西北去考察财税以制定规划。他的机要是广东人,对西北各省风
土人物固然茫无所知,惮于长途风霜跋涉,又嫌牛羊肉腥膻,所以这个
随行记室,就落到我身t厂。西北之行,到了兰州少不得先要拜访绥
靖主任朱一民将军跟谷正伦主席礼貌一番。省政府就是当年左文襄
经略西北,驻节兰州的藩台衙门,后面有座花园叫“节园”,水榭红廊,
绿柳交融,雅有庭园之盛。船厅之中有不少名人题咏对联,都用握木
雕刻起来,悬挂四壁以资保存。民国以后,甘肃省政府就把府后节园
作为延宾招待处所了,我们因为宋子文部长的介绍,朱、谷两位特别关
照,让我们下榻节园,因此得以尽情浏览壁上诗词字画。无意中发现
先文贞公调任宁夏将军留宿节园时,跟当时巡抚唱和的两首律诗和一
副七言对联。第二天朱将军得知我是丈贞公之孙,愣说我们彼此有年
谊世谊,可又说不出谊所从来,他既不说,我也就不便深问了。晚间他
请我们吃全羊席,是特地邀请兰州第一把割烹高手胡贯一主厨做的。
我吃过鳝鱼席、全蛇大会,全羊席可以说是第一次开洋荤。所谓全羊
席,是用一只大肥羊从头到尾做出几十道菜来,什么烩头皮、清蒸羊
脑、溜口条、炖羊眼、煨羊尾、红烧羊蹄,每一道菜的做法都有其特别之
处,口味各异,加上兰州驰名的美酒五加皮,自然不觉其絮烦乏味了。
我虽以好啖出名,可是食量不宏,每道菜吃一箸子,已经是醵觞尽醉
了。谢公久居岭南,从未吃过如此博硕肥腈不膻的羊肉,一上来就觉
得菜式味清而隽,放量大啖,菜刚五味,他已经眼馋肚胀不敢下箸了。
后来回到上海他跟人说这一次全羊席是他毕生所吃最美的一顿羊肉。
我们去西北考察,在上海出发之前,就听说兰州有一家天下闻名
的牛肉面馆,叫“马保子”,这家小面馆就开在省府广场左首,走几步就
到。当时民政厅厅长水梓、外交特派员黄朝琴都不时光顾。既到兰
州,当然要去尝尝,又有水、黄两位向导,招呼得自然特别殷勤周到。
马保子是一座没有招牌不挂门匾的砖砌的小楼,楼上待客,摆了几张
小八仙桌、几把矮条凳儿,墙上倒是挂了不少名人写的对联条幅。此
外除了碗筷、油瓶、醋罐之外,空无所有。这家小店世代相传,已有百
年以上历史,所以楼梯扶手、方桌板凳都磨得锃光瓦亮,楼下厨房倒是
收拾得挺干净.灶台旁边有一张长条案,上面放着一团一团有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