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页)
屁用?敌人不是被骂死的,保守顽固势力也不会自动退位。成王败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有朝一日扫平天下,厘定大局,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今日背些骂名,何足道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想到这里,回应道:“我想请问,当时西北有兵几何,金与夏有兵几何?东边有兵几何,金军有兵几何?西北军二面作战,以寡敌众,牵制了金军大部兵力和西夏军队,使西部河山不致沦于敌手。反观东面,我朝数十万兵,抵挡金军数万,这仗是怎么打的?东路军是人,西北军就不是血肉之躯?差别何以如此巨大,不能不令人深思。上皇与陛下是金军强拉去的吗?非也,是一些个卖国贼押着送给金军的。中原危急之时,朝中诸公、军中将卒有几个拿起过刀矛上阵杀敌?那个时候他们都到哪儿去了?保官惜命、叛国投敌者,究竟有多少,二位可曾算过?”
一番话说得二人脸上有些挂不住,刘通接着说道:“有道是皇帝受命于天,古往今来谁曾见过神仙鬼怪?神怪之说,总是虚妄。《尚书》有云: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圣贤之言,难道错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公道自在人心。我朝流弊至今,萎靡不振,长此以往,只有灭亡。打破陈规,革除积弊,势在必行。”
这番怪话,把二人当场震懵,宇文虚中悚然而惊,周望先生心中暗叫:“反了反了,真是反了。”
刘通让人把他们带往驿馆,给他们缓缓气,压压惊。刘中明造反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该来的总归要来,不该来的也来了。新旧势力迟早要有一场对决,光明正大树起旗帜,胜过躲躲藏藏、事事掣肘。
不久,西北局召开了高层志士会议,作出几项决定:一、先在高层宣布另立旗帜的主张,暂不对外宣布,等适当的时机再公告天下。二、重新调整人事结构,朝中不可靠人物调出要害部门,安排志士任职。撤换军中的不可靠将领,顽固分子免去职务,态度不明朗的暂停职务,争取转向,以观后效。三、开展改革与保守、落后与进步的讨论,以舆论引导民众支持革新和革命,为改朝换代、建立新中华造势。四、现阶段的情报工作,重点放在探察是否有动乱、骚乱等社情上,实行内紧外松之策,坚决镇压顽固保守派的策反和叛乱。
朝中兵部、吏部二个部门的人事调换即刻进行,其他部门暂缓一步。军队的调整也分二步走:举办时局讨论班、军校进修班,先将高级将帅分批调到军校轮训,革命性坚决的回原军任职,或另行提拔重用,摇摆不定者继续培训察看。稳定高层之后,再换中级将官。
千乱万乱,军队不能乱,军权必须握在手中。前几年的潜心经营,使得朝中要害和军中将领要撤换的不会太多,局势基本上是控制得住的。致于开展讨论,因主流刊物掌握在西北政府的手里,舆论导向自然是倾向于革新换代。此外,还在刊物上揭露旧朝廷的罪状和过失。赵佶发过罪己诏,赵构也曾发过罪己文告,正好拿来使用,以他们自己搬的石头砸他们自己的脚,岂不很爽。举办和发行刊物,谁也没有西北人士的得心应手,谁也没有西北的大手笔。所谓一步先,步步先,一招后手,招招受制。
赵构之流想学出刊办报,哪有那么容易。一是乏人组织,二是经验不足,三是发行渠道不畅,只能跟在西北的后头邯郸学步。西北除了发行报刊,还在太原开设辩论堂,举办辩论会。人们可以在辩论堂发表见解,阐述自己的主张。论辩不搞人身攻击,不可以诽谤他人。论辩是激烈的,但是假话、空话、套话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禁不起事实的轻轻一击。这种辩论堂的形式,后来发展为学术界的论辩会。
热情者也好,冷漠者也罢,心中自有一杆秤。人们所看重的是实惠,谁带来利益,就拥谁。谁带来祸害,就反谁,中州、江南之地,遍布民乱和叛军,即是明证。
九 奇之大者九 奇之大者
周望回南边去了。3Z中文网www.3zcn.COM宇文虚中留在西北,此后还找过刘通几次,想游说刘通回心转意。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他自己反而有被对方拉拢的趋势。在周望之后,赵构那边还来过几拨人马,那些声名较好的受到礼遇,那些曾经为虎作伥的卖国贼,一来就被轰走,有的差点被民众打死。打这以后,南边不再派人过来了。
与此同时,西北也加紧了对赵构集团的渗透。对于金国的和谈提议,并非一概拒绝,答复是: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允许强迫北迁的民众回归宋国;归还掳走的财物;女真部族退回原栖居地,让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