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尽的画。
阿碧后来常拿秦淮经历批判刘通,时不时敲敲警钟,刘通再有能耐,也不可预见会是这种结果,所谓作茧自缚,古人早有明断啊。
众人一边闲逛,一边寻找琴行。
路上,阿碧问刘通会不会弹琴。她这一问,勾起刘通后世的回忆,一切恍如昨日一般。
就在刘通出事的前二天,艺校的阿玲还邀他参加音乐会。阿玲毕业于艺术学院,学的是音乐专业。二家人住在一个大院,阿玲喜欢刘通,刘通对她也有意思。二人相处,阿玲将西洋乐器、中国古典乐器介绍给刘通,还说我唱歌,你来吹,构成世界最佳组合。
刘通对乐器不是很感兴趣,勉为其难,选了一、二项练习。民族乐器中,选择古琴,西洋乐器中,选择吉他。恰好这二项阿玲都会,不必另请高明。一段时间下来,刘通竟有些上心。音乐陶冶情操,乐器使人着迷,刘通收获还真不小。
刘通对阿碧说道:“弹奏琴曲我会一点,入门的东西可以教你一些,可别怪我乱弹琴。要想学好,以后另请明师指点。”
阿碧满脸欢欣,“我就知道你会弹琴。”
刘通想,要学乐器,先学乐谱。古人的曲谱多用文字和奇怪符号表示,自己一窍不通,只能先教她五线谱和简谱。这二种记谱方法简洁明了,利于推广。尤其是五线谱,形状优美,形象生动。有了五线谱和简谱,将来的音乐不再是阳春白雪,它一定会成为大众文化。优秀的作品也能流传万世,不致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来到乐器行,刘通帮阿碧选琴。调试音阶,辨过音质后,买了一把。柜台老板见刘通内行,不敢相欺。幸好是在金陵城中、秦淮河畔,否则要买古琴,还真找不着地方。
一行人从店中出来,信步走到夫子庙热闹所在。此处以服务业闻名,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购物叫卖声不绝于耳。
大伙来到手工摊位前,人多拥挤,一人在阿碧身边一蹭即走。
刘通看他神色异常,对阿碧和鲁荆等人说道:“你们小心些,我去去就来。”鲁荆一下明白是去抓贼。
刘通叫道:“朋友留步。”
那人一看有人追来,往人丛中窜去,跑得更快。他身材比较瘦小,身手灵活,三钻二钻,刘通一时不易追上。
那人七弯八拐,转入另一条街,刘通追到路口,不见人影。一会发现一个跛子身着破衣往一条小巷走去。刘通大喝道:“小贼休走。”那人撒开二腿飞奔,身轻如燕。
刘通后世追踪嫌犯,常碰上化装潜逃的人物。这个小偷意图金蝉脱壳,他若扮成普通人,倒是难以辨认。但是再高明的化装,总是有迹可寻,要么眼神飘忽,要么故作悠闲状,刻意造作之下,反而露出更多破绽。这些人做贼心虚,遽受惊咋,多半露馅。
那人竟往东北方逸去,脚也不跛了。刘通心想,跟我较上劲了,倒要看看你速度快,还是我耐力好。
那小偷被人撵着**,很是不爽,又不敢回巢,也不敢逃向城里,只往荒郊野外而去。他想,呆会我没入林中,凭我的手段,还不两下把你甩掉。心中打着算盘,脚下足不沾地。
刘通也不知追了多久,只觉路途甚长,心想好歹累也累死你,省得我再费力气。好一阵后,前面出现一座大山。愈奔愈近,看看象是钟山。刘通本来还想钟山一游,这下倒好,既抓贼,又观光,二不相误。
那人气喘吁吁,边跑边喊:“东西还你,你别追我。”
刘通说道:“你不跑,我就不追。”
那人心想,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冤大头,金陵城中那些捕头捕快,三下二下就让我给甩了,就算甩不掉,也早不追了,哪有这样阴魂不散的,简直是催命鬼。可别阴沟里翻船,我小命要紧,东西还了先。想到这里,将一个玉佩远远扔了出去。
刘通知道这是阿碧之物,停下来拣玉佩。那贼一溜,不见踪影,刘通往小偷隐没的地方一路搜寻过去。这人占据地利,要想找出他来,指望是不大啦。
刘通心中好笑,这贼身手不错,人挺机灵,耐性也长,是个难缠的人物,跟那鼓上蚤时迁或有一比。这一回合,胜负各半,小贼偷盗不成,我也没抓住他,大家扯平。
既来钟山,那就逛一逛吧。要是运气好,撞上那个小贼,岂不是打瞌睡碰到枕头?
钟山之上,林木苍翠,视野开阔。刘通一身的汗,山风一吹,疲乏之气一扫而空。一路晃悠,怡然自乐。
忽听林中传出铮铮琴声,凝神倾听,却是一首《蒹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