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页)
辽皇:“刘使节家在南方,秋燕要远离故土,到南边去,合适吗?”
郡主:“哥哥的墓还在南方,正好过去看看,也省得他在那边寂寞。”
辽皇:“你哥哥在南方殉职,让你受苦了。”
郡主:“为国捐躯,才象我契丹男儿。”
辽皇又问:“宋人好像比较讲究父母之命,中明可曾告知父母?”
刘通:“路途迢遥,一时来不及。陛下是我们的长辈,先禀明陛下,回去再告诉家父母。”
辽皇又对郡主说:“秋燕可要想仔细,宋国跟咱大辽不同,到时可别哭鼻子。”
郡主:“不会的。”
刘通:“我会照顾好郡主。”
辽皇:“中明可别欺负郡主。”
刘通:“请陛下放心。”
郡主笑道:“皇上给我撑腰,看他怎么欺负我。”
辽皇:“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完婚?”
郡主:“还没想好,我们不想惊动太多人。”
辽皇:“既然这样,选日不如撞日,明天先办个简单的仪式,也好让咱们契丹族人知道。”
次日,辽皇发手诏到魏王府祝贺。耶律淳、耶律大石、萧成贵等契丹皇族和朝中大臣前来道喜,晋王府邀请了宋国使节和宋国驻辽官员前去观礼。安尧臣、陈韬、龚炳等人一同向他们道贺,只不过心里头感觉有些怪怪的。大礼不辞小让,大丈夫一如是乎?
刘通将订亲一事写信回告刘府。贸易之事,方略早已定下,自有安、韬二人跟辽人谈判。
王府的人向刘通学习舞蹈,新式舞蹈自王府传到中京,又从中京慢慢传开,那些三步舞、四步舞颇受上层人士的青睐,伦巴、迪斯科等舞蹈则很受辽国民众的欢迎。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六月上旬。贸易洽谈经过多日商讨,已接近尾声。后面的几天,刘通一起参加。
这日,刘通与安、韬三人一同来到萧成贵的官署,签订协议。
萧成贵:“今夜我作东道,大伙不醉不休。”
当晚,席设中京大明酒楼,这是中京最大的酒楼。辽人对大明二字极为看重,其重大事务常冠以大明字样。譬如其历法,师从祖冲之,乃冠名大明历。而其都城中京,又称为大明城。
来出席宴会的除了双方谈判人员,还有秋燕郡主、耶律淳、耶律大石,何辛、马大刚、龚炳等人。
萧成贵说道:“辽宋二国,曾经有过龃龉,然多年以来止息干戈,和睦相处。今二国协议已定,适逢郡主与使节大人喜结良缘,如此良辰,大家一同举杯庆贺。”众人同饮一杯。
刘通说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宋辽都是东方大国,宋国百姓睿智勤劳,辽国民众纯朴坚毅。虽然我们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更多相同的地方,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双方合作的前景非常的广阔。为我们将来的前途,干杯!”众人举杯共饮。大伙听着新词,很感新鲜。
耶律淳向刘通敬酒:“刘大人,你是咱契丹人的女婿,酒不可少。”
刘通:“来,喝酒。”
耶律大石:“需当同敬郡主和刘大人。”大伙都来敬他们二个。
六七 内外攻讦
刘通来到太后的寝宫,给太后请安,赵茹不肯出来。刘通送给太后人参、鹿茸等物,太后问了一些辽国事务,又训导他一会,然后让他去见公主。刘通谦虚受教,不敢异言。随后来到赵茹那里,赵茹正在生气。
刘通长长一揖:“公主,您老人家好!小的刘通这厢有礼,请您老人家训示。”
赵茹想笑,立马发现不对,又紧绷着脸:“你巴不得我老了,好去外面胡混!”
刘通:“你不会老,别人都变成老太太了,你还是年青美丽。”
赵茹:“你说这话有什么用,才出去多久,就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这是事实,刘通没有回嘴。
赵茹:“怎么不说话啦?”
刘通:“正在听领导指示。”赵茹不知道领导是什么意思,一好奇就问起来,刘通说是上级的意思。
赵茹一下反应过来,说道:“差点又让你骗过去,不许岔开话题。”
刘通:“这可冤枉我,是你先岔开话题。”
赵茹既好气又好笑:“还冤枉你,故意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想蒙混过关。”
刘通:“我保证,绝对没有蒙骗的意思。”
赵茹:“你自己说,要怎么处置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