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也许有人要说,虽然这些年个体工商户和内资企业减少了不少,但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依然强势吗?是的,但目前中国的经济高增长主要是靠政府投资拉动的。而这种增长方式是很难持续的。从上述《中国统计年鉴》那组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的财政支出中有三分之一用在了经济建设上。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市场经济早已证明,政府投资的效率一般都很低。试想,如果把这7400多亿的财富留在民间,让个体工商户或内资企业去投资,效率会提高多少?现代政府的职能应该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而政府的投资不仅背离了政府的职能,而且会干预微观经济,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同时,个人税负还会直接抑制消费。近年来,内需不旺一直是政府的心病。为此,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都收效甚微。如果个人税负减轻,那么肯定有助于启动消费,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即使是从保证税收收入的角度讲,也应该适时适当的实行低税政策。因为个体工商户和内资企业的减少,就意味着税源的减少。从长远来看,涵养税源是最重要的。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在最需要的是“放水养鱼”,而不是“竭泽而渔”。而税收的增加,增大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投资能力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如果这个道理没有错,那么连续十几年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肯定是有问题的。
写作心得
角度及论点体现的是作者的判断力,而论证体现的是作者的表达力。通俗地说,论证就是论述、证明自己的判断和观点。对新闻评论来说,论证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效率。要做到这两点,首先需要三大“法宝”:一、先进的理论。比如关于*法治的理论、市场经济的理论,等等。没有理论的支撑,论述不可能有力量。二、丰富的知识。理论总是抽象的,需要具体的数据、掌故等信息使之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三、多样的工具。前人已经总结出了很多论证的工具,当然应该掌握,比如辩证法、形式逻辑等。此外,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要紧紧围绕论点。与观点无关的话不说,与论点无关的资料不用,切忌卖弄式的“掉书袋”、漫无边际。二、分析尽可能全面。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古、今、中、外,高标准、中标准、低标准……如果各方面、各角度、各层次都能得到支持,当然是最有说服力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轮车夫读复旦博士”只能是特例?
只有高中学历,当时已经38岁,之前还是三轮车夫……这位叫蔡伟的人已经被列入了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并师从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裘教授称:“现在搞古文字的,很多名义上是教授了,实际上没有他这个水平。有些地方,我也没有他这个水平。”由于国家规定报考博士必须具有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力,复旦研究生院负责人还专门去了一趟*,和相关部门作了沟通。(据2009年4月28日《解放日报》)
高中学历的三轮车夫,名牌大学的博士头衔,再有想象力的人也很难把这二者联系起来,然而这即将成为现实。什么叫“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蔡伟日后也成为一代宗师,那么他的经历也将成为一段佳话,就像当年没考上大学却被蔡元培聘请为北大哲学系教师的梁漱溟,小学没毕业却被胡适请上中国公学讲台的沈从文一样。
面对蔡伟的传奇经历,人们在感叹之余,势必产生很多联想或思考,比如:社会上还有多少像蔡伟这样的专才、偏才、奇才?像蔡伟这么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当年连大学都考不上?如果没有裘教授的慧眼识英和复旦大学的不拘一格,蔡伟会不会被埋没?为了避免这样的教育悲剧,我们是不是应该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我相信中国还有很多蔡伟式的人才。他们也许不像蔡伟这样“水平比教授还高”,却可能在某些领域具有出类拔萃的表现。但由于偏科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他们无法通过高考或其他统一考试。无论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还是着眼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这种状况都是应该避免的。那么,应该怎么办呢?看了蔡伟式的佳话,肯定有很多人产生“如法炮制”的想法。
实际上,这方面的改革早就开始了。比如很多高校被赋予了自主招生权,复旦大学甚至规定两院院士、杰出教授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老师可以自主招收博士生,考题由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