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护住弟弟妹妹。他每天都能出来,可小武和小琴还得留在家里,爹现在喝酒喝得更多了,还不让他们随便出来。自己只能晚上回去时偷偷给他们带点吃的,有时他们俩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饭。
勇子抱着留儿赶出来时,他爹已经被卢总旗赶走了。听到周围人的议论,勇子又羞又臊,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小婶,小婶该不会也嫌弃了他们吧。
春花看勇子的神色,心里也知道他在纠结着,不管怎么样,那也是勇子的爹,勇子心里也是难受,他又怕自己因为他爹厌了他。
“外面太闹了,你把留儿抱回去吧。”春花笑着对勇子说。
金花刚刚去了厨房,她本来到店里是做面食的,但刚开店,人手少,她也时常到前面帮忙。一来二去的,春花姐姐看出来她应对得体,征得她母亲同意,就让她主要在前面帮忙。
只不过新来的王大嫂对厨房里还有些不熟,她再指点几天,也就差不多了。她听了勇子爹来的消息,急忙跑了出来,春花姐姐什么都好,就是心太善良,可别被这酒鬼欺负了。
见此时已经没什么事了,便说:“春花姐姐,你也回去歇一会儿。”
春花见外面没什么事了,便向卢总旗和孟总旗道了谢,请他们回了房间,自己向内院走去,勇子抱着留儿,正在院子里站着。
春花走过去对勇子说:“勇子,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说话时吗?那时你笑得特别可爱,当时我就想,这个男孩真是阳光少年。”
看勇子有些不懂地看向自己,春花又说:“就是像阳光一样明朗的少年。”
“真的吗?”勇子虽然第一次听别人这样形容自己,但也知道这是表扬。
“是啊,不管有多难,你都要保持住自己的这份阳光和快乐,记住了吗?”
“小婶,你真好,就是你比我也大不了多少,要不我就认你做干娘好了。”勇子说完,就感到走在前面的卢总旗回头看了他一眼。
卢总旗一直不让他叫于娘子小婶,勇子曾很不服气地说:“鲁千户比你还大那么多,也叫于娘子小婶的,还给于娘子行了大礼。你也就跟着鲁大哥叫小婶好了,现在不少的人都这样叫于娘子。”
勇子说的是事实,兵士们都知道于娘子是鲁千户的堂婶,大家都半开玩笑地叫于娘子小婶,于娘子也都笑着答应,如果卢总旗这样称呼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卢总旗当时就拍了他一巴掌,他手重,打得勇子后背痛了好几天,可就是那样,勇子也没改口,他还是叫于娘子小婶!
看着卢总旗和孟总旗进了房间,勇子赶紧对春花说了卢总旗不愿意让自己叫她小婶的事,他肯定也不愿意让自己认小婶做干娘。
春花听了勇子的话笑得差点上不来气,卢总旗是最知道自己的底细的,当时又是那么个情景,后来大家一起面对瓦刺人,他才没有说出自己是冒名顶替的,要让他叫自己小婶,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她笑着拍着勇子说:“你就别管卢总旗了,你叫我小婶,我也把你当成侄子,卢总旗叫我于娘子,我就把他当成朋友。”
勇子点着头说:“是,那我们就是亲戚了,可比卢总旗这个朋友亲近多了。”
小婶也赞同,她说:“我在这里没有什么亲人,就把你们当亲人吧。”
勇子因此觉得在定辽前卫,除了家人,他同小婶最亲了,所以以后来得也更勤了。
一天晚上,勇子刚刚打了水回来,小婶就向她招手,他赶紧跑过来问:“小婶,有什么事?”
小婶笑着说:“你先回去吧,路过卢总旗的三舅母家时,替我告诉舅母一声,我有事找她,请她赶紧过来一趟。”又塞给勇子几个用油纸包着的包子,“这是我让金花用馄饨馅蒸的几个包子,拿回去给小武和小琴吃。”
小武和小琴来不了饭店,春花也不敢做得太多,只能每天给他们带一点吃的,偷偷地帮一些。
“勇子收下包子,放在怀里,感激地向春花笑笑说:“我这就去传话。”
三舅母很快就来了,春花赶紧把她迎到了饭店后面,进了月亮门,就是春花住的地方,周围没了客人来往穿梭。从舅母家抱过来的两只小狗已经长了不少,不再认识舅母了,吠着扑了上来。
春花喝住狗,拉着舅母低声说:“上次我对你说过的孙千户的女儿来了卫城,今晚就在我这里住。难得这样巧,我就请你过来见一见。”
原来鲁千户嫁到孙千户家里的长女,也就是现在的孙鲁氏与孙千户一家人到卫城来采购年货,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