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页)
《疯狂的石头》已经拍出来了,再想投资这么好的电影,难度很大。
“华仔,你的计划是好的,不如我们一起做这个计划吧。”万小虎想了想。“说实话,我现在很有钱,公司的账面上钱多的都要存银行吃利息,也没什么地方能花出去。扶持一下华语电影的新人导演,是应该的。”
“小虎你也要做这个计划?”
“是呀,现在感觉中国电影的确很危险了,市场不景气,大家都在减产。内地减产,香港也在减产。台湾几乎就没产。而且内地那边只有几部大制作支撑,剩下的全都是拍出来就为了拿点国家补助。这样下去,很令人遗憾。”
其实没有刘德桦的提议,万小虎也迟早要做新人导演的扶持计划。
学而优则仕,中国人的观念,混到了一定高度。自然就不会满足于仅仅做一名大导演。要么衣锦还乡四处显摆,要么就“达则兼济天下”把自己当成救世主,造福于民。万小虎也想尝试一下成为华语电影圈的教父的滋味。
“华仔,既然扶持华语电影,我们就做大一点吧!”
“怎么做大?”
“很简单。我在内地牵头,你在香港牵头,多拉拢一批电影公司,还有明星艺人,我们做一个大品牌,就叫华语新星导计划,投资个三亿五亿,扶持一百部华语高清电影。不分大陆还是港台,亦或者新加坡,只要是华人新人导演,只要拍心向华人的华语电影,就可以来申请加入华语新星导计划,我们来投资他拍片!”
“三亿五亿?一百部?小虎你这个魄力太大了吧。”刘德桦震惊。
他本意是拿出一千多万的片酬,投资七八部电影,可万小虎一下子就是三五亿出手,投资一百部电影,这差距不要太大。
万小虎笑了笑:“也不是说一年就要完成,可以算作第一期,五年之内完成,一年也就是二十部。每年有那么多学导演的学生毕业,还有转行做导演的幕后工作者,挑出二十个扶持应该不难。做不成不要紧,只要能有一两位导演成气候了,都是华语电影的成功,不是吗。”
“小虎你是做大事的人,曾叔支持你,华仔,我看你还是别把你的寒酸计划拿出来了,跟小虎一起做,做大一点。”
没有讨论多久,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万小虎说:“现在我还要拍电影,时间比较紧,我会通知蒲公英,先做个牵头工作,华仔你在娱乐圈人脉广,联络的事你要多操心。等牵头工作出来了,我们成立一个新的公司,不,干脆华仔你就把你的映艺娱乐贡献出来,一起参股,一起经营。我也去导演圈子,劝说几位名导演,参与计划,担任监制,合力打造。”
身为华语电影人,谁都有振兴华语电影的梦想。
以前的万小虎只能浑浑噩噩过日子,现在有能力了,为何不去尝试,好莱坞电影能够侵略全球,华语电影为什么不可以。即便因为文化的差异,或者说思想观念的差异,侵略西方有点困难,起码要把亚洲地区收服。
要知道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韩日东南亚,基本上就是港片的后花园。好莱坞来了,也只有被港片ko的份。
现在的香港电影,却一年比一年衰颓,电懋和邵氏争霸的场面消失了,邵氏与嘉禾的新旧霸主之争结束,新艺城三巨头也早早散伙了,现在金像奖上,都没有几部拿得出手的港片参赛了。
台湾电影就不说了,早已经死亡。大陆电影商业化起步晚,虽然有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兴起。却距离国际有一段遥远的距离。
但这都不是华语电影衰颓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一天不如一天,万小虎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只要大家把力气卯在一起,用心做电影,扶持新人导演。华语电影崛起的时间指日可待。
华语新星导计划,就是一次尝试,一次助推。
为华语电影人寻找优秀的接班人。
前一代人引路,下一代人才能超越过去。长得比巨人高不现实,但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这就容易多了。
“喝酒,小虎。”计划谈定,剩下的时间就是聊天叙旧了。
聊到半夜方才散去。
……
第二天,万小虎回到了剧组。
而华语新星导计划。也在私底下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5月13号,盛大网络奔赴纳斯达克创业板上市,这个时期中国概念股遭遇寒流,但是挡不住盛大的崛起,陈天乔首批融资结束后,就立刻开始为第二次融资做准备,已经计划半年之内收购北美、日本、韩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