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一天一天地长大,就像一条深深的小溪,表面上只是平静地流淌,心底却是暗流激荡。
幸而有绘画可以让她忘却烦恼,每当她叹着气,无法排遣内心情绪的时候,她就回到画架旁,开始不停地绘画。那是她可以掌控的世界,是她熟悉得几乎可以不动脑子就知道对错、是非、以及微妙之义的地方。她对绘画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觉得得心应手,而另一方面,她就越来越为自己面对现实世界时的无能感到苦恼、感到自卑。但是她能怎么办呢?她只有这样,一天接一天的画下去。邵元任虽然也想和她多谈谈心,怎奈工作繁忙,偶尔父女二人坐下来,又觉得找不到什么特别的话题,谈来谈去,还是学习怎么样,画画怎么样。邵元任觉得她喜爱画画是件好事,如果将来能成为一位画家,也是不错的选择,就算不能成名成家,也是一门手艺。所谓家有万亩良田,不如薄技在身,所以对此十分鼓励,希望她能在这绘画有所作为。
1913年注定是民国的多事之年。这一年的春天,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 夏天爆发了二次革命,秋天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民国形势急转之下。由于上海的特殊性,袁世凯的势力无法进入租界捉拿革命党人,为了打开租界的方便之门,袁世凯政府允许上海法租界向外扩大了近一千亩的面积,由此换取进入租界的权利。如此一来,上海的形势也分外严峻起来。方谦为了保护女儿,切断了与凤仪的一切联系,连邵元任也联络不到他。凤仪至此,完全失去了父亲与哥哥的消息。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两年。1915年1月,日本提出了令中国人震惊的二十一条,猛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反日活动的高潮。凤仪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到了这样的活动中,美莲更是当中的积极分子,凤仪却似乎沉静在绘画世界里,对此不闻不问。美莲指责她是象牙塔里的人,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国家与民族,而杏礼觉得女人议政是十分荒唐的事情,女人就应该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找个好男人嫁了,一辈子过得舒舒服服的。她对凤仪的行为也看不惯,嘲笑她除了画画什么都不懂,打扮的像个穷学生。
琉璃时代 第四章(4)
三个人的友谊第一次出现了裂痕。凤仪感到十分痛苦,她一方面痛恨日本的侵略,一方面却觉得是革命夺去了自己的父亲,夺去了自己的哥哥,让她生下来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不知道一家人亲亲热热的团圆是什么感受。从道理上说,她支持革命,从情感上说,她不仅不能接受,甚至有些厌恶。但是她不能把这种复杂的情感向杏礼和美莲倾诉,她们只知道,她的父亲一直在国外游学,所以把她寄养在邵府。她唯有躲在绘画世界里,让自己忘记现实的烦恼。
这天,全校举行反日货大会,美莲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把杏礼和凤仪的日本文具扔掉进了垃圾堆。为此,杏礼和美莲大吵了一架,杏礼指责美莲反日就反日,凭什么不打声招呼就扔自己的东西?美莲则痛斥杏礼只知道爱美,不爱国家与民族。凤仪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杏礼和美莲吵到最后,双双把她拉下了水,她们嘲讽她是“象牙塔里的艺术家”。
三个人全部恼了,放学后各走各的,谁也没有理谁。凤仪背着包,无聊地在街上闲逛,因为邵府和金家靠得很近,金家专门有一辆接送美莲姐弟们上下学,她就经常搭金家的车与美莲同进同出,渐渐的,邵府汽车就不怎么接送她了。今天美莲负气走了,杏礼也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她百无聊赖,既没有地方可去但也不想回家。回到家还是她一个人,去年阿金和小卫结婚了,两人仍住在邵府。凤仪有时觉得,邵府更像是他们两个人的家,不是自己的,更不是爸爸的。她漫无目的坐上一辆人力车,半晌才想起去哪儿,一个至少称得上有“亲人”的地方,她打起精神道:“八仙桥凤凰阁。”
人力车夫打量了她一眼,迈开脚板跑了起来。凤凰阁开业已经四年了,她还没有去过,李威叔叔自从当了茶馆老板就不开车了,每个星期回邵府一次。她曾经提出去茶馆玩耍,但是爸爸不同意,李威叔叔也暗示她,那不是好小囡去的地方。
只去一次又有什么打紧呢,她想着,再说要真是不太好的地方,怎么还能在闹市中做生意。她来到门口,下了车,感到这里热闹非凡,街上的招牌旗帜迎风招展,形形色色的人在旗帜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她走到茶馆门口,见这是一座三层高的大楼,从外面看,就觉得十分气派,门头上挂上描金的四个大字:凤凰阁。
凤仪正要往里进,突然从里面走出几个短打模样的男人。他们看见了凤仪,就像恶狼看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