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无故地被主人摆了一道,当狗的心中也难免有所不忿。
吴辉用眼偷偷扫视了一遍堂上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的同僚,他忽然发现:有自己这种失落情绪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
其实,这大堂之上,最感觉郁闷的是在堂正中端坐着的、一脸迷惑不解的堂堂大秦帝国的皇帝——胡亥。
胡亥反复琢磨了李斯的这番言语。出于握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考虑,胡亥决定再尝试一下将李斯拉到自己这一方的努力。
胡亥清了清喉咙,道:“李丞相处处为我大秦考虑,实在是我大秦文武百官的楷模。寡人以为,合并左右丞相一事需要慎重其事。新年将至,朕需要动身去雍都祭拜祖先。朕特命李丞相先行一步,去雍都布置祭典仪式。在求得祖宗的启示之后,再行商讨李丞相告老还乡、合并左右丞相一事。众位以为如何?”
大堂之上,呼啦啦地跪倒一片。众人异口同声地呼喊道:“陛下英明!”
胡亥见状,不由得向李斯投来一种复杂莫名的眼神。他心中暗道:李丞相,你可别忘了那晚我屈尊降贵夜访丞相府时,你对我的承诺!
李斯却不抬头,只是在满堂的喧嚣落下之后,淡淡地向胡亥应道:“老臣定不负皇命,最后一次为陛下准备好祭拜祖宗的大礼。”
而一直在冷眼静观事态变迁的赵高,此刻心中暗笑道:好得很!等你李斯和胡亥从雍都祭拜祖宗回来的路上,就将是你们授首纳命之时!!~!
..
第四十章 张什求情
与远在天涯、态势紧张而敏感、别号“任嚣城”的番禺相比,地处北国的扶苏城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少了一份生气,多了几分萧瑟。。
在以雷霆手段处理贪墨军粮的成通海等人之后,子婴率着陆甲、董先、郑田一干人等马不停蹄地将城内所有的施粥点检查了一遍。
在此之前,陆大嫂很爽快地收下了云薇这个身份特殊的徒弟。陆甲见自家夫人松口,不禁暗暗抹了一把冷汗。他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好在夫人没有大夫们常有的门派之见,要不然自己真的要成为进了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
看着云薇拜师时脸上认真的神情、面颊上泛起的激动红晕,子婴打心眼儿里替她高兴。
在一旁见证拜师仪式的子婴暗叹一声,随口讲了一句:“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善哉善哉。”
“唔。成佛?佛是什么?”在身旁侍立的董先听了子婴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不禁搔了搔发髻,面带疑惑的神色,向子婴问道。
子婴见了董先这副神态,自己暗暗吐了吐舌头。他心中笑道:不小心说溜了嘴。以自己后世掌握的知识,佛陀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而今只不过刚刚过去了两百多年,释迦宗在现今的印度大地上可能还只是一个在崛起之中的小门派。按照正常历史的发展,释迦学说传进中国,还得再等上差不多三百年。自己说出了这么一句没来由的话,当然会让董先大惑不解。
子婴转向董先,摆出一副好为人师的“嘴脸”道:“远在几千里之外、隔着层层高山的西南方,有一群修行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和我们中土的隐士一样,秉持着大隐隐于市的信条。他们常在市井间鼓励人人向善、完善自我。我刚才说的这句话就是他们常来劝谕大家行善的语句。所谓的佛,就是当人们多做善行、完善自我之后,所能达到的一种完美的境界。”
董先瞪大了眼睛,眼神之中流露着叹服外加好奇心。他心道:公子居然对千里之外的人说话做事了如指掌,这等见识真是让人佩服到家了。以后一定要向公子多多讨教异域的风土人情。等天下大定之后,我一定要亲眼去看一看,瞧一瞧……
一番巡查下来,子婴与众人发现了不少与成通海一案类似的问题。有三名施粥点的督粮官被就地拿下,送交都尉蒙昊处置。
而所有被私自克扣倒卖的军粮的去向都指向了同一家米店、扶苏城最大的米店——大鸿米店。
当子婴听闻蒙昊禀报上来的消息时,不由得以手遮脸,暗叹棘手:说棘手,倒不是因为大鸿米店的老板齐鸿有多硬的后台。毕竟成通海以扶苏救命恩人的身份都没有得到豁免,区区一个米店老板就更不算什么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齐鸿与张什的关系。
子婴不由自主地挠了挠头皮,心中暗自盘算道: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这齐鸿和自己的情报组副组长张什过从甚密,交情很好。一旦查出来张什牵扯此事,自己究竟还有没有决心说定斩不饶?即便张什没有牵涉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